劉曉梅
【摘要】如何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對學生的教育不是簡單完成課堂的教學,它貫穿于整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本文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突出“六抓法”對提升教學質(zhì)量大有裨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教育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提高教學質(zhì)量,一直是教學的中心任務。如何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人認為抓好以下幾點工作至關重要。
一、突出抓備課質(zhì)量
在“教”與“學”中,“教”起著主導作用。一個好的教師就是一個好的節(jié)目主持人。因此,在課堂教學前,做到“有備而來”非常重要。首先要吃透教材,做到通透掌握,然后再參閱教學參考書和相關資料,領會教義考點,做到融會貫通。課堂上,把握重點,攻克難點,突出考點,由淺入深,梯次遞進。另外,還要掌握學生“雙基”情況、缺漏所在、心理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施教。
二、突出抓課堂質(zhì)量
(一)注重課堂紀律
充分用好課堂40分鐘,向40分鐘要效率,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而課堂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障。一節(jié)課下來,如果學生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學生亂哄哄、做小動作、東張西望、思想開小差、交頭接耳的,即使老師教學設計再精彩,講得唾沫飛濺,也是白費功夫。所以,一定先要抓好課堂紀律,學生安靜了再開始講課,要讓學生把眼睛看過來,集中注意力才能學有所聽、學有所得。
(二)注重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影響學習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只有深入學生情感領域,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才能不斷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實現(xiàn)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zhuǎn)化。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直觀形象的教具、創(chuàng)設情景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入境入情,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比如在進行枯燥乏味的生字教學時,采取多種方法引起學生的興趣:第一種方法是老師講,把這篇課文的生字全部提出來,寫在黑板上,從難到易的順序講解每個字的音、形、意、擴詞等;第二種方法是學生講,個別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容易寫錯或混淆的地方;第三種方法是抽生寫,一上課就直接抽生在黑板上寫,以此檢查學生是否認真預習和對生字的了解程度,然后及時進行評價,即使寫錯了,也對學生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再采取加分制,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三、突出抓作業(yè)質(zhì)量
(一)調(diào)動作業(yè)興趣
設計作業(yè)時不僅要考慮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不管是在校作業(yè),還是家庭作業(yè),都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當天的作業(yè)要當天完成,杜絕孩子作業(yè)拖拉,甚至拖欠的現(xiàn)象,對那些作業(yè)拖拉的學生要做到“三多”:多過問,多指導,多檢查。
(二)規(guī)范作業(yè)管理
提高書寫質(zhì)量,減少學生的錯別字,也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重要手段。很多孩子在考試中都會因錯別字而失幾分。要想減少學生的錯別字,其中的一個辦法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書寫質(zhì)量。要嚴格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書面整潔美觀。每次生字書寫,每次單元測試對卷面進行評定,對字跡規(guī)范、端正、整齊的學生予以加分獎勵,反之扣分。
(三)及時批改糾錯
布置了作業(yè),要及時批改,能面批面改最佳。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對于不會的,我從旁指點,進行補差,做到次次清、日日清。
四、突出抓培優(yōu)輔差
(一)抓優(yōu)生拔尖
幫助優(yōu)生正確全面認識自己,制訂每次考試的目標分數(shù),通過比較,總結經(jīng)驗,分析原因,進而完善提高。在班級設置星級小組獎、星級個人獎,每周評出“星級個人”和“星級小組”,并給予表揚和適當獎勵。
(二)抓差生輔導
采取個別談心和調(diào)查了解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差異性,提高針對性,真誠相待,多加鼓勵,耐心輔導,幫助逐步提升。還可以采用“一幫一”,專門安排一個優(yōu)生幫助一學困生,上課開小差要提醒,作業(yè)難題要給予講解等。
(三)抓整體提升
我根據(jù)學生的性別、個性、學習水平等差異,將其分成4—6人一組不等的若干個小組,營造學生互幫、互助、互學氛圍,達到一起成長、共同提高的目標。開展小組之間的競爭,讓各小組長交叉記錄每周綜合競爭評比情況,形成你榮組榮、你恥組恥的意識,培養(yǎng)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一起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突出抓課外閱讀
(一)陶冶情操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我不要求學生讀深奧難懂的書,只要學生感興趣,價值取向準確,不管是動漫書,還是小人書,都讓他們嘗試。比如上完了《只撿兒童多處行》,我讓學生閱讀冰心的《寄小讀者》;學習了《母親的呼喚》,向?qū)W生推薦《可貴的沉默》,讓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父母。
(二)拓展知識面
四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比較豐富,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我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兒童科幻小說》《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讓孩子做讀書筆記,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他們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或?qū)﹂喿x的重點、難點部分畫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每周都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等。比如本班部分同學喜歡讀課外書籍,我經(jīng)常在其他同學前展示她們的讀書筆記,讓她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更加堅持她們大量、廣泛的閱讀信心,良好的讀書習慣也隨之形成,繼而她們的作文水平也隨之提高。
六、突出抓家校溝通
每一個孩子都是所在家庭的縮影。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深知抓好家校溝通的重要性。我利用校訊通、微信、QQ群等平臺,提醒家長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交流孩子在校學習和作業(yè)情況,提出加強家庭管理、保持親情溝通、綜合輔導提升等建議,家校密切協(xié)作、師生共同努力,孩子成績也明顯上升。
總之,只要我們因材施教、活學活用、加強溝通、持之以恒,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