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星
摘要:通過對福建省南平市(閩北)所轄二區(qū)九縣(市)112所城市和農村中學現有體育場地設施、經費投入情況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影響進行調查和分析。針對各中學在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及經費投入與體育課程實施上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試圖通過調查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為南平市各中學和其他同類地區(qū)的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器材設施 影響 《體育與健康》 實施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育器材、設施是學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學校體育正常開展的前提與保證,任何學校都必須具備有一定的體育器材、設施。而我市地處閩北山區(qū),是一個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當前,全國在上一輪新一輪課改后再次進行新的課程改革,新課改要求我們除了要有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之外,更加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對福建省南平市(閩北)所轄二區(qū)八縣(市)的112所城市和農村中學進行調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初、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教科書、課程標準;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等。
1.2.2問卷調查法
發(fā)放問卷112份,回收問卷85份,回收率75.8%。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95.3%。問卷就學校現有體育器材、設施配備和體育經費投入情況;學?,F有器材、設施配備能否適應學?!扼w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面對新課程體育教師如何充分開發(fā)(鄉(xiāng)土)體育教具和利用現有設施器材進行教學;探索開發(fā)(自制)體育器材運用于體育教學經驗交流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設計。
1.2.3訪問調查法
利用繼續(xù)教育和進修培訓之際,對部分中學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和了解。與一部分體育教師、教研員進行座談、訪談,獲取相關信息。
1.2.4數據統(tǒng)計法
對調查數據結果進行歸類和統(tǒng)計處理。
2調查結果和分析
2.1南平市部分城市、農村中學體育場地、器材、經費投入調查情況
2.1.1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器材設施是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早操、課間操及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設施和設備,對促進學生正常生長發(fā)育,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思想品質都具有重大意義。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市部分城市、農村中學擁有環(huán)行田徑場的學校為55所,占調查總數的67.9%(還有26所城市、農村中學沒有田徑場)。從總體上看,南平市67.9%以上的城市、農村中學具有了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部分學?;緱l件較差。
2.1.2從球類場地現狀統(tǒng)計來看,城市、農村中學籃球場基本上能達到新《配備目錄》要求,而足球場地因受場地限制等原因,多數學校未能達到新《配備目錄》要求。
2.1.3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市中學體育器材配備與規(guī)定配備尚有較大差距,農村中學尤為突出,城市中學體育器材不能達到配備要求的占總數的39.74%,農村中學體育器材不能達到配備要求的占總數的54.2%。說明體育器材在我市中學缺乏現象普遍存在。
2.2體育經費投入情況
2.2.1通過對全市各中學體育經費五年來平均投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可以看到(表2),年體育經費投入在1萬元以上的中學僅一所。年經費在5000元~1萬元的城市中學5所,占15.1%。農村中學1所,占2.1%。年經費在1000元~5000元的城市中學14所,占42.4%。農村中學14所,占29.2%。年經費在1000元以下的城市中學12所,占36.4%。農村中學26所,占54.2%。城市有1所,占3%,農村有7所14.6%的中學沒有任何體育經費。這說明體育經費的短缺在南平市中學仍有存在。
2.2.2此外,在訂閱報刊資料方面,有53所中學訂閱了體育報刊資料,占總數的65.4%。有28所34.6%的中學沒有訂閱體育方面的報刊資料。調查中了解到有47%學校的部分體育教師已多年未參加過任何有關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
2.3學?,F有器材、設施配備能否適應學?!扼w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
2.3.1通過調查發(fā)現,各中學體育教師本科學歷的占74.5%,??茖W歷的占21.8%,其它學歷的占3.7%,體育教師平均年齡在25~50歲的占92.3%。因此我們從年齡和學歷上看,各校體育教師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是沒有問題的。調查了解到,大部分中學體育教師的職業(yè)態(tài)度是好的,對體育教學工作能夠盡職盡責。但是學校體育設施的缺乏挫傷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也妨礙了對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
2.3.2在調查的學校中,教學班級的人數基本都在50人以上,城區(qū)中學教學班級人數在60人以上的占大多數。由于班級人數多,在體育教學中對體育器材的需求量和利用率也就要求更多更高。然而,由于設施器材的短缺和不適用,教學中受設施器材因素的制約,許多教學內容也就成了“無米之炊”。
2.3.3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我市地處福建省北部山區(qū)(丘陵地帶),每年雨季平均有170天左右,且多集中在4、5、6三個月?!绑w育教室”絕大多數學校沒有,遇到雨天學校體育課只能是“聽天由命”。
2.4面對新課程體育教師如何充分開發(fā)(鄉(xiāng)土)體育教具和利用現有器材、設施進行教學
2.4.1體育器材、設施對新課程實施產生的影響是極大的,同樣,新課程對體育器材、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
2.4.2在體育教學中,場地器材的設置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學中器材設置的“新穎多變、集中使用、一才多用”,對教學同樣起著良好作用。
3結論
3.1調查學校中大部分沒有達到《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進行規(guī)定配備。絕大多數學校場地器材(經費)不足是一個重要問題。財政制度的改革,購置3000元以上物品需要政府統(tǒng)一審批,也給學校購置體育器材帶來一定難度。
3.2體育設施的匱乏已成為制約學校體育發(fā)展的瓶頸,體育器材若不能及時的到合理完善,勢必影響整個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發(fā)展。
3.3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可以使器材匱乏而給學校體育帶來的不足和制約得到一定的彌補,但僅此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體育場地設施給體育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
4建議
4.1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投資力度,縣、鄉(xiāng)兩級政府在財政預算和教育附加費中應適當增加學校體育專項資金,對學校體育器材設施的配備進行統(tǒng)一購置統(tǒng)一發(fā)放。以保證學校體育設施場地的建設。
4.2建立激勵機制。鼓勵體育教師充分理會和認識新形勢下的課改理念,拋棄舊思想、舊觀念,不等、不靠。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標準,自制或與學生共同研制開發(fā)一部分經濟、實用的體育器材,特別是挖掘和開發(fā)與鄉(xiāng)土教材、民間體育項目相配套的器材,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體藝[2002]11號文件.中學體育設施器材配備目錄[J].中國學校體育,2003,(01):7.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2]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