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菊
摘要:單詞是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是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基礎,是學習英語的第一關。實物教學法有直觀、形象、生動趣味等特點。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適當應用實物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實物教學法;小學英語;單詞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32-0200-02
小學生學習外語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并依托課本來進行。實踐機會少,學生對外語學習感到枯燥乏味,機械記憶多,靈活運用少,因此對所學單詞短語印象不深,遺忘速度快,對外語學習興趣積極性不高。為了彌補特定環(huán)境中這種外語教學的不足,增加實踐機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物教學法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實物教學法能提供使用語言的情景,加深學習的印象,增加語言的真實感,提高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氣氛,是小學外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性教學手段。
一、實物教學法的定義及特點
1.實物教學法的定義。實物教學法(object teaching或use real objects)就是通過實物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所學的知識與實物之間的聯(lián)系,對所學的單詞,句子及其所指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或情感體驗,以達到正確理解、運用語言的英語教學目的。這里的實物是指包括食品、物品、玩具、模型等學生可摸、可玩、可用,有的甚至還是可以吃的東西。這類教具非常貼近生活,有真實感,有助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記憶。
2.實物教學法的特點。實物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形象、直觀,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直觀、形象性。實物是學生可摸、可玩、可用,有的甚至還可以吃的東西。主要是用于課堂教學的視覺材料,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到清晰的表象。(2)生動、趣味性。學習的興趣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關鍵。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nèi)在的興趣。”實物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想知道這個用英語怎么表達,進而產(chǎn)生想學的欲望。(3)化抽象為具體,加快教學節(jié)奏。實物可以省去從言語表述到達意義領會的中間“解決”步驟,把所學的內(nèi)容化為具體實物,加快教學節(jié)奏,又能使學生很快掌握。
二、實物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的作用
實物教學法是教師生動活潑地組織教學、簡捷高效地表情達意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將有助于上好英語課,尤其是小學英語課。英語詞句是表達事物概念的符號,將符號生活化、具體化,即抽象概念轉(zhuǎn)化為具體事物,以呈現(xiàn)實物方式便于兒童理解和記憶,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來認識事物,運用知識。實物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的作用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實物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外加的表象有助于少年兒童學習興趣的提高和注意力的集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是學習的主要陣地,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立足于課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如何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能把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中來。我們適當應用實物教學,可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2)利用實物教學法,可分解教學難點。利用實物教學法,可分解教學難點,主要是表現(xiàn)在實物教學的表現(xiàn)功能和揭示功能上。在教學中,實物教學的表現(xiàn)功能是對語義的直接表現(xiàn),在詞語﹑句的學習中,它可以取代漢語解釋直接表現(xiàn)客觀對象。揭示功能與表現(xiàn)功能不同,它主要是通過實物教學揭示詞語的內(nèi)在含義。(3)利用實物教學法,可提高小學生的記憶力。記憶是個體對客觀事物的識記,保持和再認的過程。記憶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積累,小學生對材料記憶是以視覺加工為主,即主要是以看來進行,他們喜歡生動直觀的強烈視覺刺激。利用實物教學,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4)利用實物教學法,可以開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智力活動的主要形式和方式,它是小學生認識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的能力,是學生能力最核心的部分。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發(fā)展,實物教學法使它架構(gòu)在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發(fā)他們思考,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實物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英語中,單詞教學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然而,單詞教學卻往往被許多教師所忽略,甚至被曲解,認為單詞教學是語言教學中最簡單的事情,不外乎就是教師帶讀,講解,學生跟讀、背誦、聽寫。對于小學生來說,僅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讓他們記住并正確運用單詞幾乎是不可能的。記憶單詞往往是最困難的。實物教學法的引入,符合小學生認知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和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記憶、思維的能力。在小學英語單詞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選擇性地應用實物教學法。下面將具體從名詞、介詞、形容詞和動詞四個方面來談。
1.運用實物教學法教名詞。在教學中,實物是語義的直接表現(xiàn),在名詞教學中它可以取代漢語解釋直接表現(xiàn)客觀對象。教師運用身邊實物。在進行學習用具單詞pencil、crayon、pen、ruler、bag、book、pencil-case、sharpener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邊讀邊舉手里相應的實物,讓學生直觀地記住單詞。甚至可以用實物來編游戲“WHAT IS MISSING”或“WHAT IS IN MY BAG”,讓學生說出不在的東西的英文,或者讓學生猜出你包里的東西。這種形式活潑有趣,能使課堂氣氛輕松活潑,使教與學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教師準備實物和實物模型進行教學。在教學表示顏色的單詞yellow、green、blue、purple、white、black,教師可以準備一些五顏六色的紙花,或者拿一些具有鮮明色彩的事物讓學生辨認,也可以指著學生穿的衣物讓他們感受各種顏色,既直觀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教授動物cat、dog、monkey、panda、rabbit、duck、pig和交通工具bus、bike、taxi、jeep時,教師可以自己準備或讓學生帶相應的小玩具,也可采用相應的實物模型來教,這樣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輕松掌握名詞。
2.運用實物教學法教介詞。實物教學法具有揭示功能,特別是對于抽象的詞語。在小學英語單詞學習中,有一些抽象的單詞,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思維發(fā)展的限制,要掌握抽象的單詞具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實物進行教學,就可以降低難度,使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如介詞on、in、near、under、behind,只要一個實物和一個盒子,通過擺換不同的位置,就可以把他們所表示的位置關系表示清楚。再讓學生同桌之間用兩個實物進行擺放練習,學生就可以看懂并使用。
3.運用實物教學法教形容詞。使用實物教學法教形容詞,主要是用于對比形容詞中,如五年級上冊unit1my new teachers中short、long、thin、strong,教師在選擇實物時,就有意識地選取對比比較強烈的同一物的兩個方面,學生通過觀察,就可以清楚教師意圖和教學內(nèi)容。而且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會再探尋諸如此類的單詞。
4.運用實物教學法教動詞。如教學smell、touch、taste、feel、eat,ect單詞時。我們可以復習水果或蔬菜類名詞,并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學習。如做動作,聞一聞水果,摸一摸水果,嘗一嘗水果,學生既可以在品嘗的同時感受到學英語的樂趣。在教be動詞時,教師可采用實物(人)來教,指一個男孩/女孩,he/she is a boy/ girl,指自己I am a girl。指好多男孩/女孩they are boys/girls。學生會很快分清。同樣在教have時,也可以手拿課本“I have a book”,再讓學生拿自己的東西練習have這個單詞。在教表情動詞時,教師可現(xiàn)場做表情,再讓學生也做一做,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在教走、跑、跳等單詞時也可以用此方法。
四、結(jié)語
實物教學法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們在使用實物教學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出現(xiàn)實物出示過頻過繁,要注重在展示實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配合生動的講解、演示或總結(jié),巧設疑問,成為啟發(fā)學生的契機,使課堂教學成為生動活潑的多邊活動。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教師應對教材深入研究,掌握教材的目標和要求,重點和難點,整體把握教材。分析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認知特點,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由淺入深地講解。
參考資料:
[1]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李曉東.小學生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