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陳安琪
摘要 “80后”輔導員和“90后”大學生走上了共同的舞臺,面對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需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才能“征服這群個性十足的新生代。文章立足實際工作中的所感所悟,從“用人”、“原則”、“協(xié)助”、“魅力”等四個方面逐一分析,以期實現(xiàn)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尤其是學生干部培養(yǎng)中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 “80后”輔導員 “90后”大學生 學生干部 培養(yǎng)藝術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86
筆者也是眾多年輕的“80后”輔導員中的一員,在學生的管理與教育工作中,體會到了對學生干部這個群體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一名輔導員通常都要帶200多名甚至超過300名學生,相當于一個小型企業(yè)的員工數(shù)量,輔導員就相當于這個“企業(yè)”的CEO,另外還需要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學生干部,這樣這個“企業(yè)”才能正常運轉。在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兩年多時間里,通過不斷摸索,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輔導員學習等多種方式,結合實際工作,筆者認為對于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需要講究以下四點藝術。
1知人善任,分工合理明確
選拔和培養(yǎng)學生干部,工作能力既是選拔的前提,也是培養(yǎng)的核心。
對于新生班級,可在學生剛入校的第一次班會上,通過自我推薦的方式確定一到兩個臨時負責人,以協(xié)助處理班級近期的一些工作。輔導員要很好地利用軍訓的機會,觀察每位學生在軍訓時的出勤、訓練、娛樂、休息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重點留意那些組織能力強、樂于助人、在班級能帶動一部分人群的同學,這些人往往以后都會成為班級的活躍分子甚至骨干群體。結合新生檔案,以及部分同學主動遞交的自薦信等材料,了解同學的過往經歷和內心需求。這樣,輔導員基本能對一個班的主要力量有個大致了解,對于接下來的班委選舉有非常大的幫助。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會在新生剛入校時讓大家以寫自薦信的方式向我表明心跡,軍訓結束后的某個晚自習時間,事先不打招呼,直接到班級,開始民主競選。學生自愿上臺演講,同學無記名投票,筆者則在一旁觀察、記錄,同時也保留投票權。一般一個班級有八位班委,我的方式是采用差額入圍法,即通過民主投票,得票最多的前10名同學入圍,而對這些同學的具體任命就不一定完全按照得票數(shù)量來分配,將充分結合之前各方面的觀察,必要時找其本人談話,盡量根據(jù)他們的優(yōu)勢來合理分配工作。
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個別同學因為事先拉票,或因為人緣好但實際工作能力不強而造成的高支持率的情況,同時也保證了輔導員在班干任命上的話語權。這樣產生的班干部,其積極性高,能力強,干勁足,威信高,有利于接下來順利開展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新的班干群體產生后,需要第一時間對他們進行培訓,使其各自明白自己所任職的工作性質和大體工作安排,并進行明確分工,避免班長一人包攬全部工作,而其他班干處于閑置狀態(tài)的不良現(xiàn)象,也對相關紀律做到事先說明,方便工作的開展。
2堅持原則,學會放手管理
“90后”對輔導員有一條很重要的要求,即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只有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才會贏得“90后”學生的信賴與尊重。
不管是輔導員和學生的相處,還是學生干部和學生的相處,都會經常面臨公平公正的問題,有些時候讓大家覺得很為難。尤其是現(xiàn)在學生的權利意識比較強,凡事都要弄得清楚明白,這和以往大學生有很大的區(qū)別。很多輔導員抱怨說:“現(xiàn)在的學生都太精明了,心里的想法太多?!逼鋵嵼o導員只要把握應有的原則,事先將這些原則告知每位同學,大家在做事時自然會主動比對,這樣也省了不少的麻煩。有了公正原則,同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
培養(yǎng)干部是為了使用干部,而使用干部的過程又恰恰是培養(yǎng)鍛煉干部的機會。對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應堅持在使用中鍛煉、在使用中提高、在使用中培養(yǎng)的原則。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與鍛煉,大多數(shù)班干都能適應班級管理工作,這時,輔導員要相信他們的能力,大膽放手,對于班上的日?,嵤潞蛯W校布置的一些較為簡單的活動交由班干部處理,這樣既能進一步鍛煉學生,又能使輔導員從繁忙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培養(yǎng)班干部的目的也是讓學生真正具有管理才能,從而使教師得以解脫。當然這里所說的“解脫”并不是指教師什么事都不管,完全交給班干部,而是“抓大放小”,給予班干部管理班級的自主權,必要時為其出謀劃策。
3共同協(xié)作,強調內部凝聚力
輔導員要教育各位班干,他們是一個整體,內部之間既要分工明確又要相互合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各班委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組織一項大型活動或項目時,除一兩個負責人之外,其他班干也需參與其中,班長不必凡事都親力親為,但需要知曉班級的大事小情。只有所有班干擰成一股繩,班級才會健康有序地運轉。
除此之外,筆者還注重同一個輔導員所帶的幾個班級之間的相互合作,尤其是同一年級的班級,盡量淡化行政班級的區(qū)分,鼓勵各班班干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同時也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接近彼此。比如召開班委會議時,在一個大教室進行;有意安排某件事讓某些不同班級的班干協(xié)作完成;有些事在傳達時只告訴其中一個班級,并叮囑他們轉告其他班,輔導員及時反饋其他班信息獲取情況等。筆者所帶的班級目前分別處于大二和大三階段,于是我在開學之初就讓每位班委總結自己任職期間的創(chuàng)新之處或取得的成績,并提出工作中的困惑,大家一起協(xié)商解決。這樣便于將優(yōu)秀的工作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也容易擦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來自學生群體的“金點子”更易于實施在學生之中。除此之外,還讓大三班干任大二班干的指導者,負責傳授經驗和幫扶幫帶,形成鏈式效應。
這種方式有利于班干走出班級,在更大的外圍中擴大工作范圍和接受更多的鍛煉。
4魅力感染,注重談話技巧
所謂輔導員的人格魅力,是指輔導員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可吸引人的力量。這種力量會在平時交往中對學生干部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并使他們向往及效仿,這種影響對于學生干部的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
輔導員的人格魅力,是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干部信服以及在精神上形成的一種感召力,對學生干部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輔導員不但要對學生干部進行言語上的教育及指導,而且還要身體力行,適時地參與到學生干部的工作中,或者是在自己處理日常工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干部參與進來,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就能夠對學生干部進行必要的指導,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輔導員不能忽視學生身上的任何一個優(yōu)點,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贊揚,要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積極地引導他們,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提倡“多鼓勵,少批評”,“表揚要當眾,批評要個別”,以不傷害學生的尊嚴為前提。同時注意合理使用暗示性語言,學生會在無意問受到很大的影響。
筆者所帶的班級中有位班干,思路比較開闊,也很有想法和責任心,但在做事的過程中不太注意方法技巧,常常會因為與同學們很難正常溝通而苦惱。筆者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首先從其他同學入手,收集班級同學對他工作的看法和意見,然后找到他,從他的近期學習、與同寢室同學相處狀況入手,逐層將問題推向主題,最后結合我自己大學時期的經歷,向他說明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同學相處的方法和竅門。一段時間之后,這位同學重新贏得了班級同學的信任,性格也更加活潑開朗了。
“80后”輔導員在面對“90后”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實際工作中,要善于向經驗豐富的輔導員請教,同時不斷摸索教育對象的特點,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科學地指導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相信一定會在學生管理與教育領域中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