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在作為掌握信息技術關鍵階段的高中時期,在構建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的有效教學時,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不斷提高自我能力,革新教育方式方法,以更具專業(yè)化的內蘊引導學生學習,使信息技術課堂有序高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為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而添磚加瓦。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有效教學
一、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有效課堂的意義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日漸全面地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使得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教師應充分把握高中階段這一學生信息素質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在有限的課時內,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培養(yǎng)符合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實用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大力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促進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青年。
二、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有效課堂的影響因素
1.課堂環(huán)境
信息技術具有該課程的特點,即操作性極強。需要學生時刻運用計算機來學習和鞏固知識點,因此課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對于信息技術的有效課堂搭建具有直接的影響。如學校的計算機教室硬件設備陳舊,故障頻發(fā),病毒泛濫,計算機數量較少還經常處于癱瘓狀態(tài),軟件環(huán)境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和補充,明顯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
2.教師專業(yè)化水平
有效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需要作為引導的教師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yè)素質,只有當教師水平達到一定的層面,學生的接受能力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如教師對于課程體系缺乏相應的深入研究,過分依賴于課本,在課程安排上缺乏對整體性的把握,忽略了對課本延伸的發(fā)展,不能夠實現將教材為我所用,而是被動地被教材牽著走,這將使有效課堂的搭建大打折扣。
3.教學方法
教師的備課內容需要一定的載體進行呈現,教學方法便是這一載體。教學內容的充分準備離不開高效教學方法的配合,兩者相輔相成最終將有力地推動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的高效教學。如教學方法過于枯燥單一,易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厭惡心理,
對該門課程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4.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不僅是對學習的結果進行評價,還要結合學習過程及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評價。教師正面的評價機制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樹立學好信息技術基礎的信心。教師若一味地進行批判,將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甚至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畏懼。
三、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有效課堂的策略
1.情境創(chuàng)設法
情境創(chuàng)設法即搭建起一個學生熟悉的場景來引入新的知識點。學生通過熟悉的情境更易于接受陌生的事物,進而激發(fā)學習興趣,逐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思考,從而有利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針對情境創(chuàng)設法,教師首先應注意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是緊密相連的,不可孤立于教學任務而創(chuàng)建。其次,教師的情境搭建要貼近學生的現階段生活,便于新舊內容的承接與理解。最后,應注意把握情節(jié)的整體性,使教學內容具有連貫性。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內容呈現的載體,豐富的教學內容加上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如虎添翼,必將促進發(fā)展。如進行小組教學,將全班按人數和水平進行分組,使小組成員通過分工來完成任務。這一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參加到學習活動中,而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講授,逐漸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識。通過小組的形式,組內信息技術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通過幫助暫未理解知識點的同學進行講解,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對于信息技術基礎較薄弱的同學,學生相互分享交流,在遇到問題時會更加樂意提出自己的困惑,最終使學生群體中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觀念。
3.合理安排課內外時間
讓學生準確熟練地掌握相關計算機知識是信息技術基礎的教學目的,為實現這一目的學習一定要具有反復性。對于課堂上的相關內容需要課下去鞏固。因此教師應掌握好課外作業(yè)的度,占用學生時間過多,完成效果易打折扣。構建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的有效教學就是著力于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課下鞏固重難點的任務量。
4.搭建多元化評價機制
多元化評價機制不同于傳統的階段測評式的評價機制。多元化評價機制更強調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單單地以最終成績與結果來判定和評價學生,搭建多元化評價機制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不同方式的評價,通過正面評價使學生對學好信息技術基礎充滿信心。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多元化評價,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作為掌握信息技術關鍵階段的高中時期,在構建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的有效教學時,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革新教育方式方法,以更具專業(yè)化的內蘊來引導學生學習,使信息技術課堂有序高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為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而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李陽.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2]宣震.探究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34-3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