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 要:新課改對初中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該重新認識文言文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意義和地位,調整文言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讓文言文教學起到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文言文;新課改
文言文作為中學語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一直受到中學語文教師的重視。但是由于受到時代的限制,學生學習文言文要比學習用現(xiàn)代漢語所寫的文章困難許多。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新審視文言文在中學語文中的重要意義,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把舊的知識教出新的精神。
一、新課改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要求
新課改對文言文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以語文版的教材為例,其中文言文的數(shù)量有詩歌(包括詞、曲)52篇,散文(包括寓言)38篇,此外還有小說1篇。其中詩歌部分全部要求背誦,其他問題要求背誦的部分也達到三分之一的水平。這是從數(shù)量的角度來看的,下面再來看看對質量的要求?!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明確要求“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這表明,學生不僅要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獲得一定的文言文常識和文言文閱讀能力,還要通過文言文的學習獲得思想的體悟和情感的升華,學會欣賞傳統(tǒng)經(jīng)典,并且在經(jīng)典的熏陶下不斷提高文學鑒賞水平。這就對文言文的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大體上,我們可以將《標準》中的文言文教學要求分成這樣三個方面:第一,背誦積累層面,這主要體現(xiàn)在“量”的要求上,《標準》要求中學階段背誦名篇80篇,并且重視誦讀,要求學生在誦讀中積累背誦,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第二是知識層面的,《標準》要求學生通過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充分理解文言文的詞句、段落和語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和文言現(xiàn)象等,做到文通字順,理解無礙;第三是欣賞層面的,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文言知識的基礎上,對文言文的經(jīng)典篇目進行學習鑒賞,體會文言文的語言藝術,體會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接受文言文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三個層面正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角度的另一種體現(xiàn),是通過文言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重新認識文言文教學的意義
要想做好新課程改革之下的文言文教學,我們就必須重新審視文言文的現(xiàn)實意義。只有明確了文言文存在的價值,我們的教學工作才有了目標和方向。很多人認為文言文是過去的語言,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差異很大,學生學起來費力而無實際意義。但是,我們也知道,語言文字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古代的語言文字中包含著今日語言文字的基因密碼,學習古代漢語
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現(xiàn)代漢語。更何況,古代經(jīng)典篇目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在中學教學文言篇目,有利于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力量。所以文言文教學在中學階段是十分必要的,越是教學起來有難度,越要迎難而上,在中學生的心里種下民族文化的種子。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工作不能只看重知識與能力的層面,還要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層面上多加關注。
三、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點建議
1.用熱情感染學生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對文言文有偏見,認為文言文枯燥無聊,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從前在文言文課堂上,教師本身就表現(xiàn)得很
不積極,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毫無激情可言,導致課堂氣氛非常低沉。所以教師如果想讓學生愛上文言文,首先自己要愛上文言文,懷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尊重開展文言文教學,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筆者聽過一節(jié)公開課,那位教師在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課文的時候,沒有用錄音課文,而是自己親自示范朗讀,聲情并茂的朗誦一下子吸引了學生,把學生的激情點燃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
2.用文化熏陶學生
文言文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不是字詞句段,而是篇章中的文化知識與情感思維。教師在文言文的教學當中,要注意對文字背后的文化密碼進行挖掘,幫助學生認識到語言文字的魅力。舉個例子,《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就不僅是“安寧的樂土”,教師可以舉出其他古詩文中對“樂土”的描寫,幫助學生認識中國古代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社會心理期望。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挖掘文化層面的內涵,不僅能增加語文課堂的深度,也可以使學生對古代文化提起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的內在動力。
3.用知識提高學生
當然,文言文教學畢竟不是“百家講壇”,如果一味挖掘文化內涵,而忽略了對字詞句的訓詁解讀,就像海上建樓一樣,是沒有基礎行不通的。所以教師在文言文教學當中要對重點的字詞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幫助學生突破基礎知識這個關隘。在文言文基礎常識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和網(wǎng)絡等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文言文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清清.初中語文新課改與文言文教學[J].河南大學,2011.
[2]劉大年.新課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探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3(11):2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