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燕
[摘 要]閱讀教學應該依循文本特質和學生的認知實踐,通過適度地整合與優(yōu)化,為學生的課文復述鋪路。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由大及小,在遴選典型中凸顯復述重點;由散到整,在循序漸進中明晰復述要點;由點及面,在難易轉化中鋪設復述階梯。
[關鍵詞]轉化思想;復述能力;遴選典型;循序漸進;難易轉化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22-0057-01
復述作為展現(xiàn)閱讀成果和歷練語言表達的中介媒質,對于提升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但在教學實踐中,復述教學卻屢屢暴露出過假、過大、過空、過偏的漏洞,導致其未能發(fā)揮出應有的效益。對此,教師若能轉化思想,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進行指導,就能促進學生復述能力的提升。
一、由大及小,在遴選典型中凸顯復述重點
一篇完整的文章,即便其內容再簡單,也一定包含著起因、經過與結果等必備要素。因此,對于尚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文本中事情發(fā)展的來龍去脈、人物關系的錯綜復雜、創(chuàng)作表達的細節(jié)描寫都會給他們的復述造成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無視這一障礙,直接要求學生全盤復述,學生就會在原來的文本面前迷失方向。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化大為小的策略,指導學生對完整的課文進行分散性復述或者有重點的復述,從而集中火力,促進復述效益的不斷提升。
如《祁黃羊》一文,整篇課文描述了祁黃羊推薦兩位人選繼任中軍尉之職。雖為兩段,但其基本結構完全相似。因此,課文復述的價值就在于推薦人物時,祁黃羊與主公之間的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教學中,教師可以縮小文本的關注范疇,將學生的關注力聚焦在某一次推薦過程中,進行復述。當然,教師也可以將“外舉不避仇”作為示范、指導的案例,在學生獲取方法之后,再放手讓他們自主完成“內舉不避親”內容的復述。
這樣的復述并沒有刻板僵硬地要求學生全文展開復述,而是在選擇、聚焦中降低了復述的難度和范疇,通過化大為小策略,提升了復述的整體效益。
二、由散到整,在循序漸進中明晰復述要點
很多敘事性作品,作者十分重視細節(jié)的描寫,這給學生的語言復述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就需要緊扣一條主線,引領學生將原本散落在文本各個角落的細節(jié)進行有效的整合與梳理,為學生的深入復習奠定基礎。
如在引導學生復述《哪吒鬧海》這篇經典的神話故事時,教師就可以先引領學生重點品讀、辨析課文第二和第三兩個自然段的描寫,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語段表達的區(qū)別:首先,哪吒使用的神器不同,一個是乾坤圈,一個是渾天綾。其次,哪吒使出的動作相異,面對夜叉,哪吒是“閃”“躲”“取”,而面對三太子則是“縱身”“抖出”。再次,對夜叉和三太子的描寫也有較大的差異,描寫夜叉時,作者沒有描寫人物的對話,只以“鉆”“舉”“砍”兩個動作凸顯了人物兇神惡煞的特點;而描寫三太子時,不僅突出了其“跳出水面”“舉槍便刺”的動作,還描寫了人物的語言“該當何罪”。在如此對比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將三者的不同匯總成一張表格,并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在屏幕上。然后相機出示課文中哪吒與夜叉、三太子打斗的插圖,要求學生根據插圖與匯總梳理的內容,配置以動作和神情,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復述。整個過程,大部分學生都講得繪聲繪色。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正是以“兩個自然段描寫的不同”為主線,引領學生在類比辨析的視角下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感受、理解、積累與內化,將學生的復述化零為整,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由點及面,在難易轉化中鋪設復述階梯
蘇教版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情節(jié)起伏跌宕,情感的波動性較大,思維的運轉曲折,復述難度相對較大。這與砌房造屋的道理一樣,要想建好一面高大牢固的墻壁,工人就需要搭建相應的“腳手架”。對于閱讀教學中的復述而言,這“腳手架”就應該是體現(xiàn)學生整體脈絡結構的核心詞語。只要緊扣這些詞語,引領學生不懈地攀登,就能由點及面,由零碎到完整,有效推進學生的復述效果。
以《鞋匠的兒子》這篇課文為例,整篇課文,作者以參議員的心理變化為線索,將故事的來龍去脈串聯(lián)了起來。在復述前,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課文入手,在深入閱讀的基礎上羅列出參議員心理變化的軌跡:尷尬—羞辱—傲慢—大笑—靜默—贊嘆。而后,教師引領學生結合故事發(fā)展的具體情節(jié)進行深入研讀并思考:參議員們怎么尷尬?如何傲慢?為什么會大笑,大笑之后為什么會靜默?為什么參議員們在最后又迸發(fā)出贊嘆的掌聲?學生由詞及段,由段成篇,最終完成了課文的復述。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引領學生在初讀文本中確定核心詞語,在深入研思中整合課文,在逐步化解難度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復述效益的整體性飛躍。
總而言之,復述是介于感知理解與積累運用之間的過渡性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語文核心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閱讀教學就應該依循文本特質和學生的認知實踐,通過適度的整合與化解,為學生的課文復述鋪路,為學生核心能力的提升奠基。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