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芳芳
(浙江省臨海市鹿城小學)
摘 要:在實際教學中,低年級學生唱讀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深入分析,并從三個方面研究如何讓“唱讀”變?yōu)椤皶匙x”(暢讀是指讀書不拖腔,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旨在讓每個孩子在更多的機會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讓他們在朗讀中煥發(fā)生命力,綻放低年級課堂朗讀的精彩!
關(guān)鍵詞:低段學生;唱讀;暢讀;密碼
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于1~9年級的階段目標中有一句話始終未變,那就是“讓學生能夠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其他目標都在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不斷地變更。這足以說明朗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親近文本、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老師會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讀書有個不好的現(xiàn)象——拖腔。這一現(xiàn)象是怎么形成的呢?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1.小學生剛剛認字,初學知識,對代表聲音的符號——字,很生疏,因而當他們看到字的時候,往往不能及時反映出字所代表的聲音,所以讀書時容易把字音拉長。
2.部分教師對唱讀現(xiàn)象缺乏正確認識,在教學中只關(guān)注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注意糾正課堂上出現(xiàn)的唱讀現(xiàn)象,結(jié)果促成了學生的唱讀習慣。
3.他們就讀的幼兒園大多是私立幼兒園,老師的素質(zhì)不高,平時一直是“唱讀”的,到了小學自然延續(xù)下來。
4.跟家庭教育有關(guān),有些家長文化水平不高,普通話不標準,指導孩子朗讀是有困難的,也會給孩子一個誤導。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公認的從事語文教學的根本手段,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項長期而穩(wěn)定的重要作業(yè)。應(yīng)該讓“唱讀”成為一種過去式,伴隨于課堂的應(yīng)該是“暢讀”。
密碼一:讓“暢讀”成為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我們首先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低年級小朋友多是形象直觀的思維,因此需要借助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境,渲染氛圍,幫助他們走進文本,體會文中人物或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朗讀時才能聲情并茂。
1.教師要善用豐富的表情
教《狐貍和烏鴉》一課時,老師用豐富的表情來讀課文,讓學生聽老師讀,不知不覺中就把學生帶到了故事中。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出來,課文朗讀起來就很有感情。
2.運用多種暢讀訓練形式
(1)分角色暢讀
如,教學《從現(xiàn)在開始》《小壁虎借尾巴》《動物王國開大會》這類課文時,可采用分角色朗讀的訓練方式。讓學生戴著頭飾,對照課文給畫面配音,體會做配音演員的樂趣,學生當然興趣高漲,在輕松快樂中分角色朗讀了。
(2)想象暢讀
對《柳樹醒了》這首兒歌,教師在出示課題后,讓學生進行想象:“春風吹來了,有一棵貪睡的柳樹還在冬眠呢。你想知道春風會對它做什么嗎?”這時再播放優(yōu)美的鋼琴曲,伴著音樂中悅耳的鳥鳴聲,孩子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再回頭讀課文時,贊美春天的情感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來了。
當然,感情朗讀的訓練方式遠遠不止以上四種,還有配樂讀、比賽讀、師生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
密碼二:讓“暢讀”成為能力
1.讀好拼音字母。讀字母要正確發(fā)音,長短適當,音量適中,切忌喊讀;要改四拍呼為兩拍或一拍呼。如改“d---”為“d-”或“d”。拼讀字音,可借鑒學習外語單詞的讀法,盡可能看著拼音直呼其字音——即改兩拼、三拼為直呼。
2.改變領(lǐng)讀方式。為了便于理解、記憶和應(yīng)用生字,不少教師習慣這樣領(lǐng)讀:“朋……朋友的朋……”,“?!瓕W校的?!睂W生跟讀時,往往把生字的讀音拉長,久而久之,就容易養(yǎng)成唱讀習慣。對此,可改用下面的方式領(lǐng)讀:“朋,朋友,校,學校?!?/p>
3.巧妙處理詞語朗讀。學生在帶“的、了”等詞語朗讀時,很容易唱讀。我們可以把“的、了”讀得短而輕。
密碼三:讓“暢讀”成為習慣
低年級學生對事物容易遺忘,稍不注意,朗讀就會回到原點,此時就需要老師及時評價進行鞏固,使“暢讀”成為一種習慣。
1.教師點評
在學生讀后應(yīng)該及時得到教師的肯定。如“你讀得真好,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钡取?/p>
2.生生互評
朗讀之后,應(yīng)立即引導學生對剛才的朗讀進行評價,先鼓勵他們說出朗讀者讀得不好和讀得好的句子或段落,再引導學生分析怎樣才能讀得好或讀得更好。
其實,低年級的“唱讀”現(xiàn)象并非頑疾,只要教師真正做一個有心人,就一定可以釋放出低年級課堂朗讀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潘建華.小學唱讀的成因與矯正[J].教師之友,1995.
[2]李圣美.“唱讀”的原因與對策[J].新課程(綜合版),2011.
[3]儲呈進.低年級學生唱讀現(xiàn)象的成因及對策[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3(3).
[4]周玉華.當朗讀遭遇唱讀:預防和糾正低年級學生唱讀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14(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