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新
(江蘇省沭陽縣實驗小學)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將課堂教學的價值有效發(fā)揮出來。其中,教師通過對學生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顯得尤為必要。這不僅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印象,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內容,提升學生對其的記憶能力。同時,這也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所在,是教師講解知識內容的主要途徑。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提問入手,對其現(xiàn)狀不足進行分析,以此尋求更為有效的積極對策,實現(xiàn)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完善和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對策分析
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促使學生更具主動思維的意識與能力。同時,這也將會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更為頻繁,為原本枯燥的課堂氣氛添加樂趣。就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實際開展來看,其開展模式與以往并沒有太大的轉變。課堂教學本身對學生吸引力較小,學生一方面不愿意主動發(fā)言;另一方面,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也顯得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成效難以達到預期,學生的積極性也就無法被教學內容本身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動難以成為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積極推動要素,也難以讓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進行提問,但是學生的參與度與配合度較低,繼而影響了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成效,使得教學活動本身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課堂提問缺乏質量,無法幫助學生有效地鍛煉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本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與教師緊密互動,讓教學提問的價值得以有效體現(xiàn)出來。但是,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本身未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學生無法在提問中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2.提問活動本身總是針對部分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課堂提問很難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但是也不能因此讓提問內容只局限于某一部分學生。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會更加順利地參與回答,而成為教師提問的“心頭好”。這樣的提問模式缺乏全面性,也會讓課堂中其他學生難以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獲得成長。
3.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較為單一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為了得到正面的、鼓勵性的評價。而課堂教學本身因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內容,僅僅依靠簡單的言語,是無法讓學生的課堂回答積極性得到激發(fā)的,繼而也就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4.提問的問題內容缺乏層次性,學生回答起來很吃力
課堂教學問題的內容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前優(yōu)化設計、精心準備。否則,當所提問題過難時,將會降低學生回答的積極性,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探究,也不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
二、提高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1.課堂提問需要圍繞教學目標本身來增強廣泛性
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提問需要圍繞課堂內容本身來增強廣泛性,以此使教學目標的重難點更為明確,使得教學提問本身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推動性要素,促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因提問形式的多樣化而更為有趣。
2.對提問的問題需要進行難易度的調整
課堂提問本身需要將難易度加以重視,一方面,不能讓所提的問題過于淺顯,難以激起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另一方面,不能讓問題內容過于復雜,這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滿足提問要求,使得問題的價值難以體現(xiàn)。為此,教師需要從具體的情況出發(fā),做到對本班學生的全面了解,促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科學培養(yǎng),讓課堂教學的問題能在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共同作用下,實現(xiàn)教學問題價值的最大化。其中,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膸椭?,使得學生能夠進行探究性、補充性回答。
3.教師的提問應該通俗易懂
課堂中的教師提問應當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得以有效激發(fā)。當然,對于抽象的概念,教師應當主動對其進行具體化處理,使得復雜的知識內容能夠更為清晰地被學生理解。同時,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出形象語言的課堂價值,營造一個更為有趣、更具吸引力的教學課堂,讓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圍繞著學習活動,具備更強的學習主動性。
4.教師的提問應該具有層次性
在一般情況下,課堂教學的層次性可以在課堂提問中有所體現(xiàn),而學生的學習思維本身呈現(xiàn)出循序漸進的特征。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當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當然,這樣的問題設置難度不能過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當在提問中自然地被激發(f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語文教師在對課堂問題進行設置的時候,需要將學生的差異化,即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差異化考慮到,使得個體差異性能體現(xiàn)在提問內容的層次性中,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與積極性。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內容設計與提問方法選擇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著極強的靈活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語言更精煉、準確,讓教學氛圍更活躍、良好,以此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與思維探究的自主性。同時,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語文教師在問答環(huán)節(jié)中注重方法的選擇,使得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溝通更頻繁且富有激情,以此讓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提問成為增強教學成效的巨大力量。
參考文獻:
[1]豐小紅.探究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提問[J].中華少年,2017(9).
[2]梁興隆.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1).
[3]賴黎明.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2).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