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艷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中恒學校)
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他們的思維就會保持在積極的探索狀態(tài)中,才能把學習作為自己內在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相應的學生一旦對生物失去了興趣,就很難把這門課程學習好,所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意識和積極興趣是生物教學的基礎和前提。那么,教師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在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生物教學;實踐活動
一、充分利用實驗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實驗是學生認識生物的窗口,是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源泉,是維系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重要紐帶,生動有趣的生物實驗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與才思,從而使學生對生物學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巨大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多開設實驗課,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從中獲得知識并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用電腦模擬實驗——人鼠細胞的融合,用不同的熒光物質分別標記人鼠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分子,最終融合后的細胞表面熒光分布均勻。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的同時,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細胞膜結構的興趣和欲望。學生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通過有趣的實驗能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的魅力以及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學好生物的信心。
二、靈活處理生物教學,強化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高中生物課本內容的科學性和邏輯性較強,一定程度上缺乏趣味性,所以高中生物老師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教材中的不足。第一,要以趣導入。傳統(tǒng)的新課開始,教師往往是回顧上節(jié)的內容,然后自然而然地導入本課內容,這種溫故而知新的課堂開始方式,注重前后知識點的連結,使學生能做到生物知識融會貫通,也不失為一種切合學生實際的開課方式,但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必須以趣導入。只有學生對生物產生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生物的活動中。我們要抓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生物思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感興趣的事物引入本課,比如Flash動畫、電影片段、微課、生物模具等;也有的生物老師會用生物學發(fā)展史和著名生物學家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講光合作用的發(fā)現、克里克和沃森發(fā)現DNA雙螺旋結構的過程等故事;當然我也會巧設生物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激發(fā)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第二,要用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在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讓課本內容生活化和趣味化,讓學生能夠從書本知識中找到生活的影子,從而使學生對生物學習更有興趣。例如,老師在講授有關“細胞的衰老與凋亡”內容時,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老人的皮膚為什么有皺紋,為什么看起來那么干枯?”同時再舉一些反例:“嬰兒的皮膚為什么那么水嫩?”這樣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感覺到“生物就在生活中”。第三,學生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要使學生對生物學習感興趣,一定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增殖”時,由于該內容復雜難懂,老師可先通過多媒體放映,讓學生根據多媒體內容進行有效的闡述,將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主要特征區(qū)分開來?;蛘呃蠋熡锰釂栃栴}的方式讓學生獨立思考,思考過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組內討論出較完善的答案,之后老師讓各組代表上臺闡述本組的答案,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進行相應的補充和點評。這樣一來,既緩解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又讓課堂充滿趣味。在生物教學中,興趣及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是互相聯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具體的教育教學中就能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讓學生真正喜歡生物,學習生物知識。
三、利用各項課外實踐活動,鞏固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根據生物學教學實際情況,教師還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如,結合校園綠化設計和“3.12植樹節(jié)”,發(fā)動學生參與校園綠化設計和植樹護花活動;結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huán)境日”等組織學生開展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演講、征文等活動;發(fā)動學生參加“你丟我撿”和清除衛(wèi)生死角等校園活動;發(fā)動學生調查近親結婚危害的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校內植物分類、樹種掛牌活動,讓生物教學更加貼近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所學知識富有時代感,具有實用價值,從而將自然科學融入整個人類文化的背景中學習、思考、研究與應用,樹立起對未來的人文關懷。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貼學生生活實際,要盡量開全生物實驗,要把身邊的生物知識和書本中的知識緊密結合,讓生物課更具有實用性、趣味性。這樣生物課的教學才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琳.高中生物興趣教學法初探[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
[2]趙青荷.讓“興趣”帶領學生走進高中生物課堂[J].學周刊(A),2012(5).
[3]周勝紅.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有趣課堂[J].考試周刊,2012(7).
[4]吳燕.如何激發(fā)高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J].考試周刊, 2010(2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