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班級管理者與學生簽訂具有內隱性的彼此雙方共同遵守的約定,包括“契約”內容構建和競標實施。該管理方式既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又能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營造平等協(xié)作的班級氛圍,形成立體管理體系,提高學生自治能力。
【關鍵詞】 高中生;契約式;班級管理;特征;實施;成效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理念下對教育者的要求。班級是學生的家,學生理應成為其中的主人,班級管理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班級管理者不能把學生看成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者,而應該創(chuàng)設舞臺點燃學生內心的“火把”,讓學生真正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執(zhí)行力?!叭后w的個性不是靠教師塑造的,而是他們自己用心和行動創(chuàng)造的”。[1]我們應當變“以班主任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主體”,打破班級管理者的一言堂,將舞臺還給學生,注重過程性評價。
一、“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的內涵及特征
1、“契約式”班級管理的基本內涵
“契約式”班級管理是指班級管理者在實施過程中以自由、平等為基本理念,在雙方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制定出彼此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制度,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承認學生的主體性。它包括班級正式契約和心理契約,[2]班級正式契約是師生以書面的形式明確彼此需要共同遵守的約定,如班級公約、班委公約、班務承包等,具體事項清晰可見,因而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班級心理契約是師生共同的期望、心理約定,強調心理的對等性和心照不宣,該方式可以幫助班級管理者敏銳地感知學生的身心變化,及時調整班級管理方式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2、“契約式”班級管理的基本特征
平等性,體現雙方地位的平等和契約內容的對等。契約的雙方不是管理和被管理者,而是平等的班級事務參與者,在每個班集體中,每位成員都是志愿者,人人都為別人服務,同時人人又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務。契約的內容必須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簽訂,不僅規(guī)定學生的權利和義務,而且規(guī)定教師的責任與義務,教師要按照契約的內容支持和肯定學生的貢獻。“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更突顯了現代社會的平等和民主,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可足的空間。
科學性,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往以學習成績?yōu)槲ㄒ恢笜说陌嗉壒芾砟J剑瑢е聦W生一味追求成績分數,忽視了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對班集體也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而以制度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模式,雖有嚴格的量化指標,卻缺少了教育柔性的一面。“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既可以以正式契約的形式形成規(guī)范,又可以將顯性與隱性教育相結合,使管理內容更易接受,更符合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使班級管理更有成效。
二、“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的實施過程
“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需要依據班級事務設立相應部門,并由學生承包這些部門,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事務管理中。
1、“契約”內容構建
本階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班級公約、班委公約和班務承包。班級公約是針對班集體考勤、紀律、衛(wèi)生、學習、日常生活等方面內容,由班主任、班委成員、班級其他成員代表共同討論制定出書面契約;班委公約是班主任與班委成員就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達成約定,明確各自的職責與任務;班務承包是依據班級事務如班級衛(wèi)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設立相應部門,并將這些部門承包給學生,明確承包人的負責事項。如衛(wèi)生承包責任圖:
2、“契約”競標實施
契約內容制定完成后,需要張貼教室公示,公布一星期后,在班內公開競標,確定承包責任人后,以班集體的名義與個人簽訂契約,并在粘貼欄公布接受其他同學的監(jiān)督。人人參與班級事務管理,人人有所承包。實施過程中,應及時對承包人的表現給予恰當的評價,以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后,班級管理者要組織學生對各類契約實施情況及其合理性進行討論,對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和完善,做好階段性的評價和考核。
三、“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的成效分析
1、有利于營造平等協(xié)作的班級氛圍
班級契約體現的是一種平等精神,但這種平等并不是否認知識或年齡的差異,而是人格上的一種平等。如果沒有師生的平等,教師可能會忽視學生的需求,學生也會增加對教師的成見。班級管理絕不是犧牲一方的需求來滿足另一方的需求,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履行的義務,來獲取他人合理的回報。在契約式的班級管理中,人人是班級的主人,人人有自己的領域空間,人人參與班級管理,人人享受集體帶來的榮譽,在平等協(xié)作的班級氛圍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有利于形成立體管理體系
班級管理如果僅靠教師單槍匹馬去管理幾十個性格迥異、生性好動的學生是十分困難的。契約式班級管理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局面,可以克服教師“獨角戲”的管理困境,降低工作的難度。利用學生的特點,調動其全方位的參與班級管理,可以更好的配合教師管好整個集體,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主管理意識和能力。每個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他們可以設身處地的為集體考慮,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表現,達到內化的效果。
3、有利于提高學生自治能力
班務承包可以使學生在各自的空間體驗到班級管理的成功和喜悅,這種喜悅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識。學生從自己的付出中,明白收獲的途徑,進而將其運用到學習中。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學生對班級事務參與熱情不高,習慣于依賴教師履行職責,對班級事務亦步亦趨,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意識淡薄,實踐能力弱。實施契約式管理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能力,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自律、自省,提高實踐能力。
總之,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質,又能提升教師的管理能力和教育素養(yǎng)。一份學生認同的契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責任感,一份教師滿意的契約能使管理者在其中游刃有余、提升威望。契約式班級管理模式可以調節(jié)以往慣例模式所無法調控的領域,提高管理實效。
【參考文獻】
[1] 金莉敏,葉瀾.“新基礎教育”經典言論[EB/OL].2010-11-03.
[2] 任杰.高校教師全面契約管理效能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大學,2007.
【作者簡介】
王曉玲(1987-)女,甘肅民勤人,畢業(yè)于蘭州大學,研究生,中學二級教師,現任職于蘭州新區(qū)舟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