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瓊
摘要:對于21世紀的學生,老師的任務不再單單的只是教學,解惑這么簡單。新課程的理念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要自主、主動,解放課堂氛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求索的欲望。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充滿情趣的環(huán)境下學習知識。因此,創(chuàng)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教學探究
傳統(tǒng)的教學告訴我們,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壓式的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打壓學生們的積極性,影響學生們的思維,喪失學生們積極求索的欲望。俗話說:興趣是成功的基石。想要讓學生們提高語文成績,首先,我們要想方設法的去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們一旦有了學習的興趣,那就有了學習的動機。下面我圍繞著在新課改下如何進行高效的語文教學,來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實踐。
一.進行互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堂好的語文課,不是要你的辭藻多么華麗。作為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講課的語言上要幽默風趣。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會讓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偠灾鷦有蜗蟮慕虒W語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散發(fā)著無窮的藝術魅力,既給學生講解了語文的知識內容,又給他們帶來愉悅的心情。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一年級《大熊貓》這節(jié)課中,在上課之前,老師就可以準備好一些有趣的猜謎語的游戲,來進行互動。謎面:叫它貓兒不抓鼠,呆在深山吃翠竹,樣子憨厚人人愛,還會登臺演節(jié)目。謎底:大熊貓。以這樣游戲的方式,進行猜謎,通過這些有趣的小互動,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教學情境,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這樣還能增強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的信心。
創(chuàng)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應該采用自主與互動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中明確指出:“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去學習。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法設法的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們的主動參與提供一個平臺,為教學的互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上一定要多注意與學生們多互動。比如:課前提問,課堂討論,作業(yè)訓練等等。
二.精心設計導入,提高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如果運用成功,可以馬上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為一整堂課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上,語文老師是要精心的進行設計的。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借鑒這一點,在上課之前找一個很好的導入點,來抓住學生們的心理。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從一個吸引學生們的圖片開始進行導入,也可以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來進行導入,亦或是生活中常見的情景進行導入等等。以這樣的開頭,可以大大的抓住學生們的好奇心,激發(fā)起學生們的興趣。比如,在講五年級下冊《貓》這一節(jié)課時,在導入新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與學生們進行互動,問一下他們是不是養(yǎng)過貓,喜不喜歡貓,或者打開幾張可愛的貓咪的圖片等來進行導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學生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來進行導入。在教學過程中善用提問來激發(fā)引導學生的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善于思考,善于討論的好習慣。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中一些先進的設備正在被廣泛的運用在小學生的課堂當中。其中多媒體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教師要運用多媒體進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就離不開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老師應當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觀念。多媒體教學以中我們常見的有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等方式來傳遞教學中所需要的信息。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多媒體可以同時將聲音、影響、動畫等集中于一體來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這樣就能使學生們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fā)求知欲,使學生很樂意的參與到課堂當中。比如在講小學五年級《海上日出》這節(jié)課時,老師可以應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日出的美麗圖片或者小視頻,電影來讓學生們來進行更進一步的體會日出的美麗景象。這樣進行教學不僅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課文內容,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們自身的知識層面比較窄,生活的閱歷也比較淺,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課文形象、意境感受和理解比較淺。在這種情況之下,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為具體的視覺上的畫面,從而豐富學生們的感知,以實現(xiàn)“情境教學”。這樣一來就能夠順利的使學生們理解課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形象,更加便于學生們去理解這篇文章的意境以及思想。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扮演不同角色,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上,有不少的文章都是充滿對話的。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的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老師可以幫助同學們像演戲一樣的來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這樣讓學生們站在一個角色的立場上去體會文章,并來講述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在小學3年級第26課《父親、樹林和鳥》,這節(jié)課中老師就可以分配給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角色,讓他們自己去當成文中的角色,并體會文中父親對鳥的喜愛和了解。讓學生們都學會要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在角色扮演的同時,學生們的心理位置會不自覺的換成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更深的體會教材的內容,同時還能夠更快地理解課文中人物的地位,情感。這樣在角色扮演的同時,既能夠愉快的感受課文,又能夠感到學習的輕松。課后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去公園聆聽鳥是怎么叫的,看一下鳥是怎么飛的,然后把聽到的看到的寫一篇小文章。
總之,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觸及學生的精神和意志的需要,盡可能的去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用合理的情境來點燃激情的課堂,讓學生們在真實的情境下輕輕松松的學習語文,快樂成長,同時激發(fā)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從而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芳.高效課堂教學方式探究 [J];陜西教育教學;2015年11期;
[2]胡程.淺析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2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