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軼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也逐漸的被小學課堂所應用和普及,多媒體技術也逐步的融入到小學科學教學中,成為深受教師喜愛的一種教學手段。在以往的小學科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以傳授講解、實驗、掛圖為主,而在應用多媒體技術之后,這門學科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轉變,逐漸的加入了集影像、聲音、圖片為一體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極大程度的提升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因此本文以小學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思路研究為探究話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小學科學;多媒體;應用思路
一、前言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高科技時代下的產物,其將聲音、動畫、符號、視頻、圖像、文字融為一體,并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以對信息進行控制和處理,使其按照用戶的實際需求展現(xiàn)在屏幕上。另外這一技術也以人機交互的形式來對一些信息的展現(xiàn)方式進行操控,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以使教學效果得以顯著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靈活、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從而有效的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力和認識程度,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審美能力
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以幫助學生加深知識內容理解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以提升教學效果。多媒體將靜態(tài)畫面、形象、色彩、動作、聲音等融合在一起,結合說、視、聽為一體,可以將生硬的文字成功的轉換為形象生動的畫面,以使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并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使其在學習中能夠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與思考,從而有效的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另外,圖文并茂也是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一大特點,可以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提升學生的審美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一個美好的體驗,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然美,并使其能夠熱愛自然、珍惜自然,這也是教師實施審美教育的一個主要途徑。
三、了解實驗儀器,掌握注意事項
小學科學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實驗性,實驗也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上教師也應巧妙的使用多媒體技術,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實驗儀器,掌握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將實驗與多媒體進行有效的結合,可以使教學效果得以顯著的提升,并加深學生對于學生科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例如,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操作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現(xiàn)一些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組成材料,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項等,以有效的提升實驗效率,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實驗的順利完成。
四、突破重點難點,重現(xiàn)實驗過程
以往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使用的教學工具往往只有相應的教材,以靜態(tài)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內容,這樣的方式在信息知識的傳播、儲存、展現(xiàn)方面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限制,特別是在講解一些難以用語言解釋的現(xiàn)象時,教師單憑借講解的方式難以說明,實驗又無法對其進行驗證。因此一些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知識的過程中往往很難理解,就算可以理解印象也較為淺顯,嚴重的阻礙了教學效果的充分發(fā)揮。
而在將多媒體運用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之后,其可以將這些內容精確、生動的展示出來,將一些微觀的、抽象的現(xiàn)象以清晰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些知識一目了然,以使教學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一課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現(xiàn)在課前錄制好的錄像,比如擊打過的音叉輕觸水面,然后在為學生展現(xiàn)聲音的傳播方向,被擊打之后的音叉能夠發(fā)出聲音,用其輕觸水面之后,音叉的振動引起了水的波動,那么處在振動狀態(tài)中的音叉是怎么感受到水面所產生的波動呢。以讓學生通過課件演示能夠感覺到物體振動所發(fā)出的聲音,使聲音向周圍傳播。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將一些無形的事物轉變?yōu)橛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學習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
五、拓展知識視野,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向學生傳授信息和知識外,也應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比如交流能力、探究能力、閱讀能力等。教師可以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將在課堂或者課外中閱讀和學習到的知識通過自身的整合和提煉以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使他人能夠理解,以有效的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日食和月食》這一部分知識時,如果單單憑借教師的講解會讓學生有一種陌生、枯燥的感覺,不利于學生理解,而要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學生又很難找到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時有的學生就提出可以通過搜狗、百度等專業(yè)網(wǎng)站進行查找,這樣一來就為學生在網(wǎng)絡上進行資料查找提供的方向,以使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相關內容,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對提升教學質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六、結論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的發(fā)展著,僅僅依靠教師講解和課本宣讀早已不能滿足于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追求與渴望。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多樣性的功能,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獲取到更多的信息與知識。另外,將網(wǎng)絡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充分的融合,也可以使多媒體課件在網(wǎng)絡中得以傳播,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資源共享,這是其他課堂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
參考文獻:
[1]黃麗華.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9):56.
[2]高天萍.試論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2):132-133.
[3]李蕭蕭.功不可沒的電教技術——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多媒體電教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1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