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旸
摘 要: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小學六年級學生正處于兒童期過渡到青春期的關鍵時期,容易與教師產(chǎn)生信任問題。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我校六年級師生之間信任關系的現(xiàn)狀,分析師生之間信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構(gòu)建;六年級;師生;信任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5-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107
在教育領域中,師生之間的信任是一種特殊關系,因為信任雙方處在兩個不同的年齡段,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在學生的心靈中,會引起共鳴,激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并接受教師的教育。
一、小學師生之間信任關系的意義
從教育學的觀點看,信任是教育諸種關系中的最基本的關系,它存在于教育的一切互動之中,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信任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關系[1]。
六年級學生正處于兒童期過渡到青春期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心理發(fā)展也進入了驟變期。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喜歡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甚至會因為教師的一些無心之言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
二、小學六年級師生之間信任關系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及分析
對我校六年級80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收回8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80份,其中女生占55%,男生占45%。通過對有效問卷的整理與統(tǒng)計,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此次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并作出相應的分析。
(一)學生學習成績與教師信任之間的關系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第一,“名列前茅”的學生,認為教師對后進生的關注度只有10.53%。第二,選擇“保密”的學生,認為教師對尖子生的關注度高達53.33%。說明,教師對尖子生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后進生的關注。第三,所有學生中選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都有較高的比例。教師也能較好地做到一視同仁??偟膩碚f,學習成績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但不是教師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
(二)在教育教學中,學生覺得教師哪些行為或處理問題的方式影響信任關系
數(shù)據(jù)顯示:第一,課堂上當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時,有64.21%的學生選擇了“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見,商討后達成共識”,這是值得肯定的。第二,當因為教師的誤解與學生發(fā)生沖突時,有32.63%的學生選擇了“教師堅持己見”。當學生犯錯時,34.74%的學生選擇了“不分青紅皂白,嚴厲批評”。教師錯誤的學生觀,只要學生稍有差錯,教師就會采取嚴厲的懲罰甚至是體罰。
(三)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形象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近80%的學生是愿意和教師做朋友,但這些學生,最喜歡和教師傾訴自己心事竟然不到3%。學生愿意與教師做朋友,但教師的權(quán)威使得學生不愿將自己的心事告訴教師。
三、教師構(gòu)建小學六年級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
(一)重視師德的修養(yǎng)
學生離開家庭進入學校,不僅是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做人的道理,學生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教師處世之道。道德行為是以習得的道德準則為指導的行為[2]。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知道學生并不是一個模式制造出來的工藝品,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不同點,承認和接受他們身心發(fā)展、認知發(fā)展的差異。根據(jù)學生差異性,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及時調(diào)整教學難度。
2. 平等地對待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并積極地培養(yǎng)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在教學教育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構(gòu)筑一個安全、信任、尊重、和諧和鼓勵成長的交往環(huán)境,使學生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fā)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積極的生命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形成健全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的知識必須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才能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教師要合理采用教學技巧和方法,對于不同的知識點,不同的學生都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努力達到教學目標。授課時,教師的語言應該是簡練明了的,語調(diào)應該有高有低。學生會在教師的帶領下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去,更加尊重愛戴這位教師。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教育水平
1. 對學生進行適當適時地批評。教師用批評的方式來教育他們,幫助他們認識和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這樣說過:批評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應是一種藝術(shù)和智慧。小學六年級學生自我意識強烈,對待問題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對于教師一些批評話語,他們會比較偏激的認為教師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教師批評時需“三思而后行”,先問清楚原因的同時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想問題。這樣的批評才是有效的,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
2. 重視班級中的后進生。通過問卷調(diào)查顯示教師對尖子生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后進生。教師重視班級中的后進生,必須要改變他們在班集體中的地位,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和其他同學并沒有放棄他們,然后應鼓勵更多的后進生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使他們的學校生活富有活力,從而變得愛學校、愛班集體,將它們作為自己的參照群體。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只有我們以真誠的心來對待學生,用無私的愛來關愛學生,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
3.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會傾聽學生。學生愿意與教師做朋友,但是學生不愿將自己的心事說給教師聽。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和學生做朋友。作為朋友,教師的愛會產(chǎn)生回流,讓學生更加尊重和信任自己,而在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下,教師會更加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師生之間坦誠相待,推心置腹的基礎。有了這種信任,學生學習的熱情會有所提高,課堂上會積極思考發(fā)言,課下做到及時練習鞏固,與教師建立深厚的感情。
參考文獻:
[1] 徐曉琳.信任——搭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J].科教文匯旬刊, 2011(11):10-12.
[2] 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shù)指導中心,中國衛(wèi)生協(xié)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