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蓉
摘要:我國著名學者華國棟在《差異教學論》中就明確指出:“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因此筆者認為“差異教學”既立足于學生差異,又不消極適應差異,而謀求創(chuàng)造種種條件,實現(xiàn)“和而不同”的教學局面,提高所有學生的素質。所以,“差異教學”不僅要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更要面向全體學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差異教學;新課改;策略
前言
在小學教學領域人們普遍認為語文是最難教的課程。難就難在教育目標的多維性和整合性,教學內容的廣博性和復雜性,施教方法的靈活性和無窮性,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性和難測性。然而語文同時又是充滿魅力、空間無限、呼喚創(chuàng)造、施展才智的最佳課程。進入新課程改革之后,語文課堂變革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一時間課堂成為了熱鬧非凡的舞臺,多少教師把課設計得讓人眼花繚亂,先進的聲光電設備一應俱全,超出想象的環(huán)節(jié)層出不窮,但是上這樣一節(jié)課就是讓聽者欣賞罷了。面對新課改,我們不得不反思這是我們需要的語文課堂嗎?教師只有更新了的觀念,卻沒有夯實的行動,或者說教師只有美好的愿景,卻不知道科學的教學策略。為此,我們急需用科學的方法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回歸教育本源,不僅要大膽嘗試新的教學策略,更要知道每一種策略的理論支撐、規(guī)范的操作要求、實施的對象和契機,只有這樣課堂才被稱為有革新意識的深度課堂,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進有差異的發(fā)展,獲得有差異的成功。
一、加強教師理論學習
差異教學繼承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更著眼于繼承之上的發(fā)展,對分層教學、個別化教學等既有所借鑒,也有所揚棄,更有自己的新理念、新做法,如我國廣泛推廣的“分層教學”在克服班集體教學一刀切模式、照顧差異的確起了積極作用,但分層教學尤其是校際、班際的分層客觀上形成標簽效應,有悖于“面向全體”的教育理念;而差異教學比分層教學涵蓋更廣,形成了方法策略體系,雖然其中也有分層分類的策略,但只是方法策略之一,且對分層策略有所改善,倡導動態(tài)分層、隱性分層,以減少標簽效應。但是許多老師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一時之間難以適應新時代下的教學理念,這對小學語文教育改進帶來了困難?!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學習主體,老師是教學的主導。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也就是所謂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必須關注學生之間的不同之處,實施差異教學。但是目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差異性教學時往往是無意識的,這樣的教學方式作用甚微。其原因在于教師并沒有有意識地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專門組織教學。所以學校應組織小學語文教師深入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差異教學的理念,這是非常重要的。
二、積極開展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是差異教學理念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之間的差異,找出學習問題類似的學生,進行分組式教學。在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教學中,可以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差異教學開展的核心。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需要等不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這種分組方式是隨著教學內容和學生的不同特點隨時改變的,有效地將差異教學在教學中開展開來。當然為了保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師生間、生生間的良性互動,便于每一個學生獲得獨立思考、發(fā)言、合作交流的機會,要注意小組分配的合理性,既可以同質分組,也可以異質分組,將學生差異作為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讓水平較好的學生去幫助水平較低的學生,集思廣益,共同提高。分組時,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首先,學習成績。其次,智能類型。最后,性別差異。彈性分組要求根據學生的需要和他們的發(fā)展情況作不斷的調整。教師和學生以動態(tài)、彈性的觀點看待小組學習。
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反思的過程是幫助教師歸納教學經驗,總結教學方式的有效方式。在備課過程和課堂教學后,反思會讓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發(fā)現(xiàn)和改正,從而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方式。這對于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老師的教學所面對的是整個課堂上不同的學生,因此,在教學中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由于學生之間的學習方法和思維都大不相同,教師在課堂中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是否還有更好的處理方法,怎樣回應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反思中進一步思考,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差異教學的水平。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完美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優(yōu)化教學中的不足,努力為學生尋找到一種趨于更好的教學方式。目前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正處于初始階段,任重而道遠,我們應懷著上下而求索的態(tài)度,盡最大努力完善教育,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繼續(xù)努力的方向。畢竟因為學生不同、差異不同,雖有同樣的教學預設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情境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就要運用教學機智和教學策略不斷調整預設,從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這也是一種以教代培的有效方法,通過思維的外顯形式——差異教學的落實,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小結
總之,我們每個教師就是要有整體育人、全面育人的觀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尊重差異,正視差異,實施差異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有效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fā),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翠娥.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的實施新探[J].學周刊,2015(36)
[2]黨麗群.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下),2014 (08)
[3]陳井志.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的現(xiàn)狀與實施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
[4]張婕.語文差異性教學的現(xiàn)狀與應對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6(10)
[5]李安華.優(yōu)化小學高段語文差異性教學的措施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