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
摘 要:歷史文學包括歷史詩詞、歷史對聯(lián)、歷史成語故事、歷史人物傳記和歷史謎語等。文章研究如何利用歷史文學教學加強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歷史教學;文學修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1;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38-01
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對新生事物非常好奇,同時由于認識水平和理解水平不高,對空洞說教和高深理論往往敬而遠之。這就需要歷史老師進行創(chuàng)新性工作,充分利用歷史文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寓教于樂,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實處。
一、歷史詩詞
中國是詩詞的故鄉(xiāng),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現(xiàn)了成千上萬的詩人、詞人。如屈原、曹操、陶潛、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龔自珍、郭沫若等。學習他們的人品和作品,可充分領(lǐng)略詩人、詞人們的愛國情懷和赤子之心,以及他們的英雄氣概和積極進取的品質(zhì)。教師在講述“南宋軍民的抗金斗爭”時,介紹了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苯又?,教師為學生展示了這樣的畫面:做人,要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項羽就是這樣的大英雄、大豪杰。而今,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進取,人民遭殃,生靈涂炭,這是多么悲慘的情境??!這首作品傾訴了作者濃濃的愛國情和愛民意,展示了作者渴望大英雄收拾舊山河、救民于水火的良好心愿,婉轉(zhuǎn)地批評了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升華。
二、歷史對聯(lián)
對聯(lián)是我國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學形式,它既能表達人民的心愿,還能高度概括歷史、反映歷史,學生從中可以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和作品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如歷史上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边@副對聯(lián)講述了春秋時期吳越爭霸和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兩大歷史事件,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的兩位著名歷史人物——越王勾踐和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對聯(lián)還包含了這樣的人生哲理:有志立志,努力拼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我們的事業(yè)才會成功,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讓學生搜集類似的對聯(lián)互相交流,并長期堅持,定會在他們的心靈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三、歷史成語故事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愛成語故事這個特點,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適當補充一些成語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抓住有利時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以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牧野之戰(zhàn)中的“反戈一擊”,說明了人心所向的重要性。政府愛民,社會才會穩(wěn)定,天下才會太平;政府擾民,社會就會混亂,天下就會不太平。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有科學道理的。
四、歷史人物傳記
歷史上,很多文學家為杰出人物寫過傳記。這些人物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再加上文學家精彩的文筆,使人物傳記魅力無窮,經(jīng)久不衰。因此,利用人物傳記進行歷史教學,可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歷史人物的感染力,使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有一個學習專題是“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教材中講得比較簡略。教師在教學時,補充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的一個小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已享有世界聲譽的旅美科學家錢學森非??释氐阶鎳蒙剿鶎W報效祖國。當時,被美國海軍次長稱為“能抵5個陸軍師”的錢學森遭到了美國當局的百般阻撓甚至暗中監(jiān)視。為了回國,錢學森巧妙躲避監(jiān)視,在咖啡館里寫求救信,信中寫道:“我提筆寫這便條,萬感千念。對祖國對親友相思之甚,寸陰若歲。耳聞祖國建設蒸蒸日上,敬之、喜之。阻礙歸國禁令已于四月被取消,然我仍陷囹圄,還鄉(xiāng)報國之夢難圓,省親探友之愿難償,戚戚然久之……懇請祖國助我還鄉(xiāng),幫我結(jié)束客居海外生涯,還我報國之夙愿。切切……”寥寥數(shù)語,思國、愛國、報國的錢學森使躍然紙上,使大家更加感懷他對祖國的深情厚愛。
五、歷史謎語
教學中引入充滿智慧與懸念的歷史謎語,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如教師在講“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這一內(nèi)容時,向?qū)W生們講道:抗戰(zhàn)勝利,全國人民歡欣鼓舞,開展各種慶?;顒樱瑲g慶來之不易的勝利。當時,有人出了一個謎語:“日本投降——打一中國古代歷史人物?!比藗兗娂姴轮i,有的說是屈原,因為日本屈服于美國原子彈;有的說是蘇武,因為蘇聯(lián)武裝力量(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沉重打擊了日本關(guān)東軍。雖然上面兩個謎底都正確,但人們?nèi)匀挥X得意猶未盡。后來,又有人猜出謎底為共工(神話傳說中力大無窮的神),因為正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戰(zhàn)的勝利。此說一出,人們紛紛叫好。這樣,“只有共產(chǎn)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就充分展示在學生面前。
六、結(jié)束語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在課堂中加強歷史文學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加強師生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獻民.淺析歷史教學對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01).
[2]阮巧玲.寓意志品質(zhì)教育于歷史教學——例談歷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歷史教學問題,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