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蒙
摘 要:“合”是合唱的精髓,想要在音樂教學中突出“合唱”的效果、凸顯“合”的藝術,教師應該從合唱曲目的選擇、團隊的組建以及有序、合理的訓練等方面落實到位,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合唱訓練;音樂教學;曲目;團隊組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J642.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64-01
合唱是學生校園生活、課外活動的一部分,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合唱的重點在于“合”,不論是多少人的合唱和表演,都要求“步調一致”,都應該有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下面,本文從合唱曲目的選擇、合唱團隊的組建以及合唱的有效訓練等三個方面,研究合唱訓練方式。
一、注重合唱曲目的選擇
(1)注重“以人為本”。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合唱,合唱的曲目一般以氣勢高而被認可,以容易合唱為基準。“以人為本”選擇合唱曲目,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而選擇合唱的曲目,如一二年級小學生的合唱曲目,以歡快、韻律強的曲目為主,如《魯冰花》《媽媽的吻》《少先隊隊歌》《校園多美好》《蟲兒飛》《小小少年》《童年》《童話》《讓世界充滿愛》等。這些曲目歌詞通俗、樂曲歡快等,適合六七歲的學生演唱。中高年級學生的合唱曲目可以難度稍大、長度稍長,如《我們的田野》《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快樂的節(jié)日》《歌聲與微笑》《幸福拍手歌》《種太陽》等。當然,在各個年級段的合唱曲目的選擇上,教師也不要刻意追求“求異性”,要根據(jù)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曲目。
(2)注重曲目的“主題性”。在合唱曲目的選擇上,教師還應該注重曲目的“主題性”,也就是要圍繞某一個歌唱的主題而選擇。如“十一國慶紅歌大賽”,曲目的選擇應該是革命歌曲為主,以愛國、愛家鄉(xiāng)為主題,如《龍的傳人》《大中國》《紅旗飄飄》《走進新時代》《中國的春天》《男兒當自強》《在希望的田野上》《讓世界充滿愛》《同一首歌》等。
(3)曲目要適合學生特點。根據(jù)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合唱曲目可選具有極強表現(xiàn)力的《剪羊毛》《柳樹姑娘》等。這些曲目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合唱過程中盡情釋放活力,還可以讓學生在演唱中加上動作,使合唱更有氣勢和表現(xiàn)力。
二、注重合唱隊的組建
合唱不是獨唱,是“眾人”一起“高歌”。隨意的幾人“小合唱”、大班化的“大合唱”、兩人一組的“對唱”等都不符合“合唱”的基本要求。合唱隊的組建是合唱的基礎。小合唱應少則七八人、多則二十人左右,再多就不是小合唱了,少則滿足不了“合唱”的“合”的需求。大合唱應以30人為底線、50人為上限。少于30人的合唱團,大合唱的氣勢發(fā)揮不出來,難以展現(xiàn)出恢宏的氣勢,樂曲的感染力也難以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相反,如果人數(shù)太多,也容易出現(xiàn)個別學生不主動參與等現(xiàn)象,或者因為人數(shù)眾多出現(xiàn)不整齊的弊端。除了人數(shù)的限定外,在合唱隊的隊員的選拔上,教師還應該注重隊員的節(jié)奏感、音準、聽覺能力和表現(xiàn)力。
三、注重合唱的訓練
合唱訓練應注重方法的選擇和手段的運用。合唱隊員需要通過系統(tǒng)的合唱訓練來掌握合唱的科學發(fā)聲方法,使整個合唱隊的發(fā)聲能力得到加強。如果教師不注重合唱方法的指導,學生合唱時就會出現(xiàn)不和諧的“音符”,并會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多重唱”。第一,基本功的訓練是合唱訓練的基礎。合唱的基本功,包括對歌唱的姿勢、吸氣等方面進行指導。大型的演出中,表演者姿態(tài)從容、大方、得體,會博得雷鳴般的掌聲。因此,表演者精神飽滿、頭部端正、頸部放松、直腰挺胸等,都會增長合唱的氣勢。第二,音準和節(jié)奏是合唱訓練的基礎。音準和節(jié)奏的訓練應循序漸進,如先從大小調音階、正三和弦等著手,再進行視唱教程,再到聲部的訓練,再到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大小、聲部的和諧等方面,全面指導、有效訓練,才能為圓滿的合唱打下基礎。第三,輔助表演是合唱增光添彩的手段。教師在進行節(jié)奏訓練時,可以讓學生模仿貓、狗的叫聲,如小貓來了——喵喵貓、小狗來了——汪汪汪等。對于節(jié)奏的訓練,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敲桌子、打拍子等方式,使學生邊訓練邊感受節(jié)奏的強弱和快慢,更利于他們對歌曲音準的把握,降低合唱的難度。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合唱的主要特點是“合”,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四、結束語
合唱以眾人共同演唱同一首曲目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合唱訓練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意識、合作意識,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音樂教學中的合唱訓練,應以“學生為本”,從曲目的選擇、團隊的組建、合唱的訓練等各方面,力求務實、求真、重效,以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建,林向炯.合唱訓練的基本方法及注意問題[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12).
[2]顧曉華.中小學合唱訓練方法探索[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3]蔣敏.讓音樂課堂里流淌出和諧之聲——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音準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樂,2014(04).
[4]李磊.中小學生合唱訓練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藝術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