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蕾
[摘 要]語文是一門涉及面廣、內涵豐富的學科。初中語文知識性強,高中語文更強調能力培養(yǎng),初高中語文教學是一個前后相連的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高中語文教師應通覽教材,掌握學情,精心教學,指導學法,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工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中語文;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900240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初高中語文教學是一個前后相連的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只有高屋建瓴才能全面地把握好整個中學語文教學。
一、通覽教材,高屋建瓴
初高中語文教材面向的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如果我們不通讀教材,不做進一步的研究,就很有可能在教材的處理、知識的把握、教學的銜接上出現(xiàn)偏差,不利于銜接教學的順利進行。
以初高中語文教材編制板塊為例,初中六冊語文教材(人教版)均是按照四個板塊進行編制,即“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而高中必修五冊教材(人教版)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板塊。將初高中語文教材板塊設置進行對比,不難看出,兩個階段的教材均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讀、寫、說的能力??梢哉f,對于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來說,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無疑是在初中教材基礎之上的拓展,是符合中學生語文學習規(guī)律的。
二、掌握學情,有的放矢
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學生的語文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掌握學情。例如,語文摸底考試、高一新生代表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學生交流等。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掌握學情后,就能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與特點適當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
三、精心教學,溫故知新
維果斯基認為:“在測試兒童智力發(fā)展時,應至少確定兒童的兩種發(fā)展水平,一種是兒童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一種是潛在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區(qū)域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向學生傳授新內容時,可以找準時機適當?shù)匾氤踔姓Z文知識,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搭建一個支架,以舊引新,溫故而知新,這也是做好初高中語文銜接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
初高中教材中有許多教學銜接點值得教師重視。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材第一單元為現(xiàn)代詩單元,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也是現(xiàn)代詩單元。學習戴望舒《雨巷》時可聯(lián)系《我用殘損的手掌》,學習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時可聯(lián)系《我愛這土地》。高中選修教材《先秦諸子選讀》是對諸子百家的深入探究,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就可先從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四篇課文(包括《公輸》《〈孟子〉兩章》《魚我所欲也》《〈莊子〉故事兩則》)入手,讓學生先回味曾經(jīng)學過的內容,再在已知內容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學習,或可激發(fā)學生對先秦文學的興趣,提升他們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信心。
四、指導學法,授人以漁
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比初中階段提高不少,我們必須要讓學生將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下幾種做法或許能夠給我們些許啟發(fā)。
1.總結歸納,不斷提升。以文言文學習為例,在一個單元的文言文學習之后,教師可指導學生把相關文言知識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一詞多義作總結歸納。某個字或詞可能在本單元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或是有多重含義,我們可指導學生聯(lián)想初中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并附上例句,歸納到指定的筆記本當中。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積累大量的文言字詞,熟練掌握各種文言語法知識,進而逐步讀懂課外沒學過的文言文。
2.學會摘錄,添加批注。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重復和積累的過程,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籍,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在閱讀的同時摘錄自己喜歡或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抄寫在筆記本上,這樣既豐富了語文積累,又留下了寶貴的資料,還可練字,一舉多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xiàn),常常轉瞬即逝,讓學生養(yǎng)成做批注的習慣,記錄思維瞬間,將終身受益。
3.關注時事,相互切磋。學生學習不僅僅是拓寬知識的寬度,更是增加知識的深度,拔高知識的高度,從而提高判斷力和決斷力,成為有用之才。所以學習語文應不僅限于書本,關注時事和社會動態(tài)或許會讓學生擁有更高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的學生間的交流討論有可能比課本中的知識內容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外,我們還應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做到初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銜接。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