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慧
摘 要:日記是學生初學寫作時最好的練筆手段。啟發(fā)學生學會用生活素材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本文通過積累好詞佳句、細品“我”的心情式習作、洞察動植物心情日記、心情習作豐富多趣的主題式心情習作等策略,以心情式主題習作為主豐富語言積累,提升中段學生寫好文章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主題式”習作趣味性;語言積累;策略初探
一、訴寫日記之愁
日記,小學三年級是起步階段。筆者班級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農村留守兒童。孩子們總是看不到可以下筆的東西,一寫日記不是咬筆桿,就是皺眉頭,仿佛自己什么都沒見過,也沒想過,苦苦找不到可以寫的內容,更別說興趣了。
二、清晰學情之本
作為一名教師行業(yè)的嫩將,要研讀課標。只有研讀課標,關于中段文字表達的目的已是顯而易見,《小學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中這樣表述:“第二學段:首先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結合新課標,筆者適當考慮“量”與“序”的問題,安排了以下的活動。
三、尋主題習作之法
(一)打地基——積累好詞佳句
三年級開始書面語言寫作,主要采取日記的形式讓學生自由寫作,能使學生的寫作訓練與學生個性發(fā)展同步進行,長期不間斷地日記寫作,形成學生各自穩(wěn)定的寫作個性。
1.好詞佳句的積累——化難為易
首先,整理自己的閱讀記憶——積累并摘錄閱讀中的好詞佳句,將這些零散的詞句整理,這是一個化難為易的過程。學生可以“現(xiàn)學現(xiàn)賣”,組內交流自己的收獲,分享各自積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筆者的目的。
2.主題式積累——化簡為繁
積累內化后分享外顯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余,還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較薄弱的學生選擇喜歡的主題式積累,如:名人傳記的積累、節(jié)日氣息的積累、人物特點的積累……同時配上一些和主題相符合的圖畫,圖文并茂;較強的學生做這些以外,還要“仿寫”,仿照摘錄的主題積累句子或段落,寫自己的真事真情。
瑞同學,是我班的“寫作達人”,仿寫了《賞月》。瑞同學細細地品他人的美文,結合自己的體驗想象,充分發(fā)掘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作潛力。
中段三年級是日記習作的起步階段。仿寫降低了學生的心理恐懼,增加了信心。文字配圖更是增添了趣味性,學生經(jīng)歷了觀察—體驗—思考—積累—表達的多樣性體驗。把其作品展現(xiàn)于班級內,融入班級布置,建立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學習紐帶。接踵而至的新創(chuàng)意新作品層出不窮。
(二)澆地梁——走進心情習作
“心情主題”習作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每個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盡情地摸爬打滾,自自然然地流露,無拘無束地表達。聚焦一個小主題,踏穩(wěn)每一個“表達”臺階。
1.第一階段——細品“我”的心情日記
初次體驗習作,考慮從淺顯的角度出發(fā),自主選擇喜、怒、哀、樂,啟發(fā)學生表達出一天中的某個時段的心情。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一個人的自我肯定,來自自我肯定的體驗的積累。如景同學和濤同學都寫悲傷為主題的心情習作,有了這些孩子的示范和帶頭,班級里較為薄弱的學生仿佛也找到了愿意嘗試和挑戰(zhàn)的勇氣,每一個孩子津津有味地寫,全身投入地畫,笑盈盈地遞交五彩繽紛的作品。
2.第二階段——洞察動植物的心情習作
有了“我”的心情鋪墊,孩子的內心經(jīng)歷了一次彩色之夢。這樣的氛圍感染了每一位。寫動物心情習作對于不同的孩子要求也有一些不同。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還處于“儲蓄期”,即積累和適當運用。筆者發(fā)現(xiàn)她不僅挑選了一種植物寫出其心情,更是通過看、聽、聞這些感知體驗表達出她對桂花“笑”的獨特見解。
俊同學的作品觸動筆者的心——楓葉和蜻蜓的心情日記。這個孩子是一個特殊生,自閉癥兒童。他酷愛畫畫,筆者也算是投其所好,他完成的每一次作品都會被“隆重出場”??⊥瑢W充滿好感,逐漸地投入于“創(chuàng)作”中,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份份充滿色彩的作品走進四葉草中隊。
3.第三階段——豐富多趣的主題式心情習作
從文字的角度來說,生活中可以寫的東西比比皆是。但得抓住生活的“看點”,聚焦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與組內的同學交流,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這個想要表達的意愿就是看點。再讓孩子們由動轉為靜,把其對人物心情的解讀化作細膩的文字。
(三)砌磚瓦——走出心情習作
心情習作做一個學期,打破了動筆苦、苦下筆的局面。走出困境,第二學期緊追而上——寫開放式習作。學生樂于寫,教師投入改,雙贏。
四、明主題日記之妙
如果說讀書是養(yǎng)氣,是納入,那么寫作是釋放,是輸出。一年的時光里,為了把學生帶進日記世界,讓日記成為他們童年的伙伴,無論是新情報還是主題日記,都會舉辦重要的展示活動和分層次的激勵機制,以激活學生寫作潛力。
(一)從微入手,克服畏難心理,引學生盡情釋放
心情式主題習作的實踐,讓孩子的內心經(jīng)歷了一次多彩多姿的夢幻之旅。一篇篇心情習作,筆者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多的交流中和孩子成了知心朋友,筆者和學生之間多了一層更親密的關系,
(二)創(chuàng)設主題,貼近生活,讓源頭之水長流
小主題習作是寫作的縮影和入口,讓孩子從小學會拿起筆“我手抒我心”。猶如路線思維圖,名人傳記、節(jié)日氣息、人物心情等主題式積累并運用到寫中。從積累到運用,經(jīng)歷了“現(xiàn)學現(xiàn)賣”的學到用的過程。
(三)從日記到習作,體現(xiàn)綜合性能力的提升
心情式主題習作,不僅提高學生寫日記、習作等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還激發(fā)學生繪畫構圖興趣。同時,小組互助交流,架起了家長、學生、教師心靈溝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2]孫理群.培養(yǎng)小學生日記寫作興趣的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03.
[3]黃菊初.葉圣陶語言教育思想概論[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