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群隆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存在不少問題,如缺乏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學生閱讀興趣不濃、閱讀習慣不好等。針對這樣的閱讀現(xiàn)狀,筆者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閱讀的內(nèi)容、模式、技巧以及方式上對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語文的閱讀,通過積極的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由于各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使得教師的閱讀教學存在不少問題?;诖?,筆者結合新課改的理念,探討在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的閱讀指導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閱讀教學指導卻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缺乏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明確的目標,是指引教師教學前進的方向。當前,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認識,對閱讀教學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從而使得教師的閱讀教學往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此外,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營造閱讀的課堂氣氛,過度追求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從而使得整個閱讀課堂呈現(xiàn)了本末倒置的局面,難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其次,對學生的閱讀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形成“以人為本”的人本教學理念,充分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閱讀過程科學有效地進行指導,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對閱讀教學沒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在閱讀教學的課前準確環(huán)節(jié)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更沒有踐行“以人為本”的閱讀教學理念,從而使得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著角色缺位的現(xiàn)象,閱讀的質量和效率低下,影響和束縛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閱讀興趣不濃。當今時代的小學生,生活在信息化的社會。電視、電腦、智能手機、iPad等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娛樂方式。很多小學生的業(yè)余時間,往往容易沉迷于各種游戲。正是這些電子產(chǎn)品的影響,使得小學生們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往往對書籍和閱讀缺乏興趣性。而部分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以“工作忙”為借口,忽視對孩子的監(jiān)督和管理,從而使得孩子長期隨性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閱讀的起步階段,學生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閱讀中,由于學生對閱讀缺乏足夠的興趣,從而使得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現(xiàn)象,對閱讀缺乏恒心和毅力,在閱讀過程中,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對于學生今后的閱讀而言影響是極大的。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創(chuàng)新閱讀內(nèi)容,明確閱讀目標
新課改對當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將學生閱讀的認知、能力以及情感等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的理解和組織能力作為閱讀過程中的重點,不斷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促進良好閱讀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當立足于小學語文的課本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緊密結合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單元內(nèi)容的契合點,為促進良好閱讀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奠定基礎。從根本上講,教師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應當以“興趣”“能力”“知識儲備”等各方面的提升作為教師教學的核心,并且在閱讀過程中,應當通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能力的提升,為實現(xiàn)良好的小學語文閱讀效果奠定基礎。
(二)創(chuàng)新閱讀模式,激發(fā)閱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谛W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效率的有效途徑。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的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學交流”環(huán)節(jié),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促進良好閱讀效果的實現(xiàn)。這種分組合作閱讀的方式,教師通過選擇一定的閱讀內(nèi)容、設置相應的問題,把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在合作交流討論過程中構建和諧有趣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三)傳授閱讀技巧,促進能力提升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技巧和技能的傳授,遠遠比知識的灌輸顯得更加重要。而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閱讀技巧和技能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生而言,泛讀能力、精讀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扎實的閱讀技巧,能夠通過閱讀,掌握文章的內(nèi)在含義、對重點段以及中心思想有效地進行剖析,能夠通過對優(yōu)秀文章的仿寫,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等等。這些都是教師閱讀過程中應當對學生強化的能力培養(yǎng),同時也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模式,促進有效閱讀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