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語文教育的發(fā)展無法脫離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但并不只是從讀和寫兩方面入手,還應該落實于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因此,教師針對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綜合能力等問題時,應該因材施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并且落實與課堂寫作教學。隨著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也會得以提高。
關鍵詞:寫作教學;相應策略;課堂教學;能力提高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是漫長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的同時,在無形中也提高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今后學習語文是具有一定的好處的。正因為這樣,教師應該把教學重心放在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上。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上也做了多方面的改革,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的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包括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該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相關總結闡述,以下是相關內容。
一、 提高小學語文綜合能力離不開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 書面表達和語文寫作能力形成一個系統(tǒng),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語文寫作的水平能夠體現出學生的邏輯能力,學生大腦邏輯能力的清晰與否決定著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高低,當學生面對外界事物的時候,會產生創(chuàng)作靈感,學生通過自己腦海中產生的靈感積極主動的寫作。最終通過語文寫作文字敘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久而久之,語文課堂上的寫作質量也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二)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對外界情況的反映,都是通過文字敘述的方式來展現的,由此可見,寫作教學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生學會對周邊事物觀察和思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三) 一篇文章的好壞取決于作者的文學水平,但作者的文學水平與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程度具有一定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批閱學生的作文,通過學生的作文進而了解學生的思想旅程,包括學生的思想感情和心理變化,面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思想感情,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在教師的點評下,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會有一個重新認識,增強了對自己的認知。例如:教師批閱學生的作文時,要有耐心在學生出現的問題上做上標記,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最終寫上一段總結性語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重新定義和認識自己,長期堅持下來,學生對自己將會達到更深層次的認知。
二、 針對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制定教學策略
(一) 文章的創(chuàng)作取決于創(chuàng)作靈感
隨著新課改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不再只是單一、局限的,而是面向教育發(fā)展方向,不與教育脫節(jié),呈現出多元化形式。為了跟隨教育時代潮流的發(fā)展,學生在切身感受生活后能夠通過文字最終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教師應該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走入生活,創(chuàng)作靈感的來源取決于學生的親身經歷,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訓練,讓學生在親身去感受生活的過程中,找尋靈感,通過文字敘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因此,在寫作課堂教學后,適當的家庭作業(yè)有利于學生靈感的找尋,例如:學生可以將自己每天對生活的感悟,或者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記錄整理。長期以來,將會為學生今后的寫作起到鋪墊作用。
(二) 素材的積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積累素材的過程是漫長的,提升寫作技能也是漫長的,一定素材的積累有利于寫作技能的提升。不斷地在生活中找尋靈感,積累素材,有利于學生綜合文化水平和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養(yǎng)成記錄生活中點點滴滴事情的習慣,有利于語文寫作質量的提高,比如:觀看一部電影,或者一本書的時候,記錄下相關的經典語錄,或者自己內心的真實感想,適當的課外實踐教學活動也有利于學生經驗的積累,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學生在共同參與實踐教學活動時,在共同進步中最終激發(fā)情感的共鳴。例如:班級內部可以舉行班級拓展活動或者相關比賽,學生全體參加活動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書面寫作表達自己在本次活動或比賽中收獲的東西以及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
(三) 增添語文寫作教學的趣味性,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
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教師可以開設閱讀課程,讓學生在不斷地閱讀過程中積累相關寫作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增添課堂趣味性,使語文寫作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從而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例如:當學生閱讀了一篇文章、故事或者期刊時,采取分組的形式,小組之間成員相互討論交流,分享自己閱讀文章后內心的真實情感。在小組之間討論以后,小組之間在班級內進行交流互動,這樣一來,打開了學生的視野,既增添了語文寫作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之間也形成了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三、 教師和學生應該不斷進行反思總結
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對自己進行反思總結,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客觀的反思與評價,針對教師的寫作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是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的,只有在課堂寫作教學過程中落實新穎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觀點也應該與時俱進,教師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小學生語文寫作只是語文學習中的小部分,沒有必要過度重視,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觀點,為了不與當代教育脫節(jié),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把實際生活與寫作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局限于死記硬背,這樣最終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章缺乏感情色彩,失去生機。
總之,如果想要真正提高寫作綜合能力,把寫作與真實情感結合在一起,則需要不斷地積累寫作素材,把自己的真實情感傾注到文章內容中,在生活中找尋創(chuàng)作靈感,在靈感、情感與素材的三者結合下,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750(9):54-55.
[2]蔡春玲.新形勢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1(29):70-71.
[3]陳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9):87.
作者簡介:
李云,貴州省畢節(jié)市,黔西縣大關鎮(zhèn)小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