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穎
摘要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針對此,首先,提出了網上結合網下互動協調育人模式的具體概念,然后就采用網上和網下相結合進行協調育人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提出了當前高校網上網下協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如何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 網上網下 互動型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模式
0前言
作為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希望,大學生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所以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伴隨著網絡技術不斷影響著當代的教育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了網絡信息技術的影響,如何利用好網絡,促進網上教育與網下教育的協調性,共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步是關鍵。
1網上網下互動型協調育人模式的概念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信息網絡科技已經滲透到社會中的各個領域,當然也包括教育方面的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僅僅利用單一的網下教學模式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要,需要結合網上教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就是一種新型的育人模式——網上網下互動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協調育人模式。網上網下協調育人是將面對面交流、課堂、報紙文刊及廣播等傳統(tǒng)信息傳播方式與以“互聯網”為主的通信網絡相結合,形成教育雙渠道,對傳統(tǒng)模式(網下模式)與現代模式(網上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新的協調機制,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p>
在這樣的網絡大環(huán)境下,使用網上網下互動型協調育人模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學生發(fā)展需要,這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模式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所以正確使用該育人模式會促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改革,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
2采用網上網下協調性育人的必要性
2.1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時都是采用上課說講的形式,并且教材也是指定的,這樣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要與時政相結合的,所以機械地采用固定的教材進行教學,使得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很難迎合當前社會對人才教育的具體要求,這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和有效性,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的發(fā)展。其次,現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互動性,僅僅是采用網下教育,教師機械地向學生傳輸思想政治理論,雖然可以通過面對面交流等方式獲得相應的反饋,但是不利于大學生人格的塑造,并且教師也難以全面了解大學生的真實思想狀況。如果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采用網上網下互動型育人模式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協調育人模式,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網上網下互動型教學模式促進了教學手段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狀況及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有利于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2.2采用網上教學具有可行性
當代互聯網在大學生中普及程度的高低是決定是否應該在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關鍵因素。大學生作為廣大網民的重要組成者,其上網時間是較長的,很多大學生在一些網絡應用中表現得非常活躍,對很多網絡應用的使用率比普通網民要高,由于現階段網絡設備種類豐富,各大高校的網絡設備也非常齊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學生上網,所以在各大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網上教學,其基礎條件是非常完善的。另外,對于網絡環(huán)境的適應程度也決定了是否在網上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如果出現由于一些大學生對網絡環(huán)境的適應程度低,甚至沉迷于網絡,那么這種教育模式的推廣是不利的,但是有相關研究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能夠合理利用網絡,這就說明網絡上的不和諧因素對整體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不大,所以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學是可行的。
3當前高校網上網下協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各高校大力開展網上與網下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呈現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各高校除了繼續(xù)加強作為第一課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積極開展作為第二課堂的社會實踐活動、黨團組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還積極占領和拓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和空間,初步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網上網下全覆蓋?,F在很多高校都迎合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有了自己的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網站。并且這些網站也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網絡工作順利開展。盡管各大高校已經開始注意網上網下協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大體的教育格局也已經形成,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教學模式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高校對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沒有正確的認識
高校對網上網下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沒有正確的認識,由于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把網上教育的作用放大了,就使得很多高校認為只要利用網上教育模式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學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就對網上教學格外重視,因而忽略了傳統(tǒng)的網下教育。還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對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模式還是不認可,仍然按照老思路進行教學,對現代的信息科學技術及促進教學的多媒體技術還是不愿意接觸,這就導致網上網下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諸多誤解,所以開展起來并不順利。
3.2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機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由于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機制需要實現網上網下的有效結合,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具體的機制來支持,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很多高校對網上教育制度的制定不規(guī)范、不科學,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不協調性。這種不協調性還表現在網上教育和網下教育相互對立,嚴重缺乏協調性,由于網上教育與網下教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所以很多高校采用網下教育管理模式來管理網上教育,可想而知,其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3.3網上網下協同育人缺乏足夠的資源支持
在網絡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時候,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完全由教師進行選擇和控制,教育過程也是按照教師既定的模式進行開展。但是當網絡影響力逐漸擴大的時候,就需要結合發(fā)展的需要,促進網上教育和網下教育的協調性,但是使用網上和網下共同協調育人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即嚴重缺乏足夠的資源支持,從目前發(fā)展現狀來看,很多高校對該教育模式缺乏認知,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更沒有充足的資源配置,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此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推廣。
4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上網下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路徑
4.1采用網下為主、網上為輔的協同模式
采用網下教育為主,適當結合網上教育,就是促進網下教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具體的方式就是需要最大限度地擴大網下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需要將網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使用到的文字、視頻、音頻等資料發(fā)布到網上,擴大網下教育的影響,采用網下教育為主、網上教育為輔的方式,能夠把網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擴展到網上,促進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實現網上教育和網下教育的良好對接。
4.2采用網上為主、網下為輔的協同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fā)展,網絡以其獨特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內容,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網下為輔、網上為主的教育模式,由于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大平臺,在進行思想政治的網下教育時,需要及時總結通過網下教育很難達到預期目標的內容,然后充分利用網上教育的優(yōu)勢及時進行交流和互動,開展自由討論,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具體可以通過微博、QQ、微信及BBS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中,這樣能夠實現促進大學生正確上網的目標,同時也能夠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良好的素材。網下教育配合網上教育,最大限度地促進兩者的良性互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4.3網上網下共同推進的協同模式
對于很難分清孰優(yōu)孰劣的領域,或者需要網上教育和網下教育分別進行的領域,需要兩者同時推進。一方面,利用網上教育打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不斷加強網站建設。另一方面,在網下不斷夯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這兩者的教育內容并不違和,兩者共同推進,全面覆蓋,最終為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上網下相互促進、協調發(fā)展打下基礎。
5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網下教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也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所以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充分結合網上教育的優(yōu)勢來展開教學,不斷完善網上網下互動型協調育人模式,極大地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