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
【摘 要】由于環(huán)境、遺傳、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使學生在先天或后天存在一定差異性。首先教學強調(diào)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關鍵詞】尊重差異性 實施步驟 師生互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20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因此每個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每個人都是自己領域的千里馬,教師便是那個伯樂。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練就一雙慧眼努力尋找千里馬,不能讓他們懷才不遇。
一、尊重差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同樣作為人類來說,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才需要通過后天不斷學習與努力去彌補不足,使自身達到相對完美狀態(tài)。都說教師是園丁,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但又有多少人明白每朵花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花期?因此,教師這個園丁要善于利用不同花朵的花期才會使花源源不斷的綻放,才能讓每朵花充分展現(xiàn)出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才能獲得真正的欣賞。同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知識基礎甚至家庭狀況,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觀察和分析,結合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以此為依據(jù)對語文教學進行分組或分層,這樣不依靠學習成績分組或分層,減小了對學生的自尊心的傷害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個性特征的充分體現(xiàn)。教師在分組或分層教學的時候具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可以將有具有相同興趣特征的學生分為一組,具有類似個性特征的分為一組,學習突飛猛進的分為一層,基礎扎實的分為一層,在語文學習中還有極大提升空間的分為一層等分類方式進行分類。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操作,同時分層要具有保密意識,教師分層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揚長避短。因此,不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在歧視他們。
二、具體實施步驟
(一)分層備課
備課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備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教學的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傳統(tǒng)的教師備課沒有考慮每個學生的具體差異而進行統(tǒng)一備課,這樣常常導致接受能力強的學生的覺得知識過于簡單,容易導致自負心理滋生,接受能力差的感覺知識過難,因此產(chǎn)生畏懼心理和厭學情緒,不能很好地將兩個極端化消除。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實施分層備課。這樣既可以使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得到質(zhì)的飛躍,又可以讓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力所能及的知識。因此,教師在備課中要靈活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nèi)容,努力做到因教施材。例如在處理教材重難點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采取幾種不同的理解方法與技巧,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模式特點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解方法,又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使他們邏輯周密,同時也讓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明白學無止境從而消除他們的自負心理,讓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學到自己能力范圍的知識和消除厭學情緒。
(二)分層實施教學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探討和精神交流的地方,也是具體實施分層教學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學困生)回答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自豪感使他們消除厭學情緒,又可以使他們漸漸熱愛語文同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更利于教師工作的開展。例如在學習文章時老師可以鼓勵或誘導學困生,或者平時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起來朗讀、解釋詞義,將一些探討作者要傳達的思想與表達的情感類似深刻性的問題留給優(yōu)等生,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差等生的自信心,又能讓優(yōu)等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但教師要注意靈活運用不能給學生造成負擔心理。
(三)分層對學生進行評價
正確良好的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正確的自信心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例如,有的學生好奇心濃重,教師可以利用這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熱情與深入發(fā)展,有的學生善于表現(xiàn),老師可以利用其表現(xiàn)欲,在同學們面前夸獎他但不能讓學生得意忘形等。因此,教師的評價要滿足學生心理特征,要符合學生的個性心理,從而誘導學生良好發(fā)展。例如對優(yōu)等生的評價既要激勵他們奮勇前進,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又要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并且不能讓他們因為自己的成績好而目中無人。對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要采用鼓勵、表揚等性質(zhì)的評價,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并充分利用,使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大顯身手的同時消除厭學情緒。對發(fā)展空間大的學生教師可采用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調(diào)動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促進發(fā)展。
任何事物都是雙向性,評價也是同樣的道理,既有對學生的夸獎肯定就有批評,教師在批評過程中要注意,輕責人重責事,切忌在批評之后立刻表揚??洫効梢怨膭顚W生,那么批評便可以鞭策學生,讓他們時刻處于戒備心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只有合理地運用批評與夸獎才會使他們不驕不躁,不斷進步。
三、師生互助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教學過程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最重要的也是師生的互相配合。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都是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主體,而在教授過程中,教師一般都采用保證大部分學生聽懂為前提的備課,選擇問答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授。這種教學方法不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因此,要采用分層教學。因為分層教學既可以使優(yōu)等生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同時不讓他們產(chǎn)生自負心理,又可以使學困生重拾在學習上的信心,掌握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識點。同時,在這種教學觀點下,可以讓每個學生學到必備的知識又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這里所談論的分層教學不是傳統(tǒng)的將學生分等級教學,戴有色眼鏡看待學生,而是強調(diào)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他們的發(fā)展符合自己的個性特征。同時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有正確并且適宜的自我認識
青春期的學生都異常敏感,因此,教師在分層教學時要著重考慮學生的自尊心。既是教師在分層的過程中要銜接自然,在提問的過程中問題與評價要及時得當,不然會給學生造成,由于他是優(yōu)等生老師每次都將深刻性的問題留給他,這明擺著是看不起差生的心理狀況,也不能讓學困生感覺教師每次都是用非常簡單的問題提問他,是看不起他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