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穩(wěn)
【摘要】高職院校心理輔導工作中會不可進免地遭遇保密議題、知情同意困境、多重關系定位問題、通報與維持專業(yè)關系的兩難友專業(yè)督導人力缺乏等五四大倫理困境。其直接原因是輔導員工作角色缺乏清晰界定,深層次的原因是輔導員不能有效平衡不同層面上的倫理標準,同時外在環(huán)境的變化也加劇了輔導員協調的難度。最后提出了輔導員走出倫理困境的兩點建議。
【關鍵詞】倫理困境:對策;輔導員;高校
一、前言
輔導員要求學生至輔導室進行咨詢,但學生不愿意前來交談,是否該尊重學生的意愿?家長或法院要求調閱輔導紀錄,是否該提供?輔導人員如何同時扮演好多種角色?學生談話的內容涉及相關法律,是否該強制通報?輔導人員遇到問題時可找誰督導?以上都是輔導人員在學校經常面臨的倫理議題,面對咨詢對象的未成年特性,輔導倫理在應用上有其困難與疑義。近年來,關于學生輔導的倫理議題逐漸受到重視,輔導人員也因為難以尋求倫理議題的咨詢與督導,因此,本文來探討學生輔導工作所面臨的倫理困境及對倫理困境的協助,并提出相關建議。
二、學生輔導實務工作上的倫理困境
學生輔導人員包含直接輔導人員和協同輔導人員,只要是參與學生輔導工作的人,都是學生輔導人員。
在學校范圍,教育學生是主要的功能,但由于學生的需求除了知識的給予,在心理與人際問題方面都需要輔導的介入。近年來由于師生關系及學生問題日益復雜化,故在教育部的推廣政策之下,各級學校機構普遍設立心理輔導室,配置輔導教師,以落實咨詢輔導的角色功能,但是當輔導人員進入校園提供咨詢服務時卻面臨許多的倫理兩難困境,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倫理議題充斥整個咨詢與輔導歷程。從相關研究中發(fā)現輔導人員最常面臨的倫理困境有:保密議題、知情同意困境、多重關系定位問題、通報與維持專業(yè)關系的兩難及專業(yè)督導人力缺乏,因此本文聚焦在此五項困境,結合相關文獻探討敘述如下:
1保密議題的倫理困境
保密議題一直是咨詢倫理的重要議題,學生輔導人員應了解相關法律規(guī)定,審慎評估學生個人資料保密程度、信息透露與信息溝通限制,共同維護學生的隱私權。在咨詢關系中,保密是建立信任關系的基本要素,學生必須要信任輔導人員,始能在咨詢關系中進行有意義及真誠的對話。然而并非所有情境都能清楚的判斷,實務上仍有許多模糊的地帶,如何兼顧咨詢對象的最佳利益考量與法律上的責任,是保密議題的主要倫理困境。
此外,輔導人員必須與學校其他系統合作,共同服務學生的需求,然而這些系統人員很多并未經過咨詢專業(yè)倫理的訓練,因此在與其他行政單位、老師等合作時如何兼顧保密責任?在沒有辦法控制其他非專業(yè)人員的行徑之下如何兼顧保密原則?成為保密議題的另一個倫理困境。
2知情同意的倫理困境
知情同意系指咨詢對象在接受咨詢服務時,對于咨詢的目的、內涵、紀錄保存、信息揭露程度等范圍,在清楚的認知下同意接受服務。
對學校輔導人員而言,要兼顧父母的知情權利及學生在咨詢所擁有的自主權利,時常是沖突及困難的。如果學生不愿意接受輔導,輔導人員就可以不管嗎?面對學校例行性大規(guī)模的心理測驗或班級輔導,學生若不想參與,可以嗎?
此外,輔導人員所面對的咨詢對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在實務上,若每項輔導工作都必須取得未成年人咨詢對象和家長的知情同意,將導致許多輔導工作滯礙難行,更導致學校行政與專業(yè)倫理之間的沖突。
因此,輔導人員進行學生輔導相關工作時,宜先使學生了解其目的與內涵,及可能的獲益或限制;若學生為未成年或無能力做決定者,學生輔導人員應考量其最佳利益,并尊重父母或監(jiān)護人的合法監(jiān)護權。因此知的權利對象主要為學生,學生輔導人員對于家長或監(jiān)護人亦需尊重其合法監(jiān)護權,并適時提供信息及征求其意見。
3多重關系的角色定位問題
多重關系是指在進行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工作中,除了咨詢關系之外,同時或連續(xù)還扮演其他兩種以上的角色,另有與咨詢不同的關系。
輔導人員除了從事學生輔導工作,還有可能同時是授課教師,或兼任行政工作,身兼多職,其角色多元化與復雜化,造成輔導人員往往扮演兩種以上的角色,與咨詢對象的互動存在著多重關系。不同的角色在專業(yè)責任與義務上的規(guī)范不盡相同,面對咨詢對象時,輔導人員到底要扮演何種角色?不同角色之間如何轉換?多重關系是否會造成角色界限關系混淆、影響輔導效果?此外,輔導人員在需要配合學校政策,考量學校整體利益情況下,實難單純站在”咨詢師一當事人”的關系脈絡下來思考。
因此,學生輔導人員不得與學生發(fā)生逾越師生倫理,有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系,且應避免因角色重疊、關系混淆不清或界限不清而對學生造成傷害;而避免傷害方式包括厘清角色任務或關系界限、主動向專業(yè)人員咨詢、接受督導等。然而,目前的困境是在學校范圍,輔導人員扮演多種角色與咨詢對象產生多重關系難以避免,當輔導人員為了避免傷害需要向同儕或專業(yè)人員諮詢或接受督導時,在專業(yè)輔導人力配置及督導人力不足的情況實在難以尋求資源。
4強制通報與維持專業(yè)關系的兩難
目前教育部為了協助各學校辦理相關法律所要求的通報,訂有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通報兒童少年保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注意事項及通報人身份資料保密措施。因此輔導人員對于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必須充分的了解。為此,學生輔導人員應就法律規(guī)定,進行通報與后續(xù)處理,若專業(yè)判斷與法律規(guī)定相沖突時,宜尋求督導或咨詢,謀求解決之道。但學生輔導人員來自各不同領域,未必均受過相關通報的專業(yè)知識訓練,是否皆能充分的了解法規(guī)的內容及通報的規(guī)定?在專業(yè)督導人力不足的情況之下如何謀求專業(yè)咨詢解決實務疑惑?通報時,如何做到咨詢對象隱私權的維護?通報后,如何繼續(xù)與咨詢對象建立關系?這些都可能是輔導人員會面臨的困擾。
5專業(yè)督導人力缺乏
學生輔導人員督導與咨詢角色的倫理議題,規(guī)范督導人員應具備輔導工作及督導相關知識,且應熟悉并遵行與學生輔導工作相關的法規(guī)與專業(yè)倫理。但實際上,學校目前并無督導相關知識的培訓課程,當輔導人員遭遇到倫理困境時,很難找到具備這些知識的督導協助。
目前學校缺乏具備督導相關知識與資格的人員,主管機關亦未訂定督導的資格標準,面對復雜多元的學生問題,在無督導咨詢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輔導人員在專業(yè)上的困境。
三、結論與建議
筆者建議二點需要盡快處理的議題,期待輔導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yè)倫理知識,了解其倫理責任,并有足夠的督導資源,能解決所面臨的倫理困境。
1積極推動學生輔導人員的倫理教育
學生輔導人員來自于不同的領域,未必都接受過相關倫理教育,相關法律僅規(guī)定輔導教師、專業(yè)輔導人員和教師每年需接受輔導知識學習,但無規(guī)定其他學生輔導人員需接受相關的學習,亦無明定需接受倫理教育課程。期待相關法規(guī)能夠訂定推動倫理教育課程,讓所有的學生輔導人員有充分的倫理知識,以避免違反專業(yè)倫理的行為出現。
2制定專業(yè)督導的培訓與認定標準
關于專業(yè)督導的培訓與認定,期待相關法規(guī)或主管機關能夠盡快訂定標準,讓具備受訓資格的輔導人員能夠參加培訓課程,以滿足目前輔導人員尋求督導的迫切需求,并且讓學生輔導工作更具專業(yè)性及嚴謹性,以維護學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