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旋華
【摘要】在當前素質(zhì)教育以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學校德育教育工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德育教育工作還存在諸如思想上不重視、教育內(nèi)容空泛、與各科聯(lián)系不緊密等一系列問題,作為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問題,下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對策。
【關鍵詞】初中 德育教育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200-02
一、引言
在當前素質(zhì)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初中生依然承受著“初升高”的壓力,繁重的課業(yè)和升學的壓力使得部分學校對德育工作重視度不夠,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加上道德觀念的多元化,學生容易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社會一些浮躁情緒的侵染。因此,學校要對自身德育體系重新審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自身不足,找到對策。
二、當前初中學校德育普遍面臨的問題
1.對德育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目前,學校對德育工作認識不到位:一是受傳統(tǒng)教育的慣性思維影響,認為學生學習知識才是第一要務,教學中以知識型教育為主,而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課時為例,很多初中學校的德育課多是學校自行安排,往往被主課占有。二是對當今學生的思想變化把握不準,目前,信息化時代下初中生與以往教師的成長經(jīng)歷和思想有很大差異,一些教師未與時俱進,以自身的經(jīng)驗看問題,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偏差。
2.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空泛而且滯后,缺乏時代性,無法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先從教材說,德育課的教材一般固定長年不變或改動較小;從內(nèi)容上說以理論為主,缺乏社會上新鮮、活潑、生動的案例;最后從形式上說,一般為教師課上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甚至很少用多媒體多樣化的表達,更不用說新型的素質(zhì)教育模式。
3.德育教育缺乏實踐,學生的體驗感不強,認識不深,無法做到知行統(tǒng)一。目前,學生的學習生活范圍還是大部分停留在校門之內(nèi),缺乏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同時,學??紤]到安全因素的影響,對社會活動指定了一系列的約束因素,各種“禁止”、“不許”嚴重縮小了社會活動的范圍,社會實踐的空間受限。
4.德育教師隊伍建設相對落后,模式單一,很多德育責任大部分落實在了班主任和德育教師的身上。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德育需要綜合型人才,既能懂學生的心理又能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取得學生的認可,這都對德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對德育的途徑認識不夠,缺乏與家長和社會的互動。很多學校都把德育的范圍定在了校門之內(nèi),即使與家長聯(lián)系也是在某個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存在問題的時候,沒有一定的預見性,多是做“亡羊補牢”的工作。
三、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德育工作是涉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個系統(tǒng)工程,學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層面的責任,在很多細節(jié)上下功夫,真正把德育工作這個大系統(tǒng)運作起來。針對筆者上述所列的一系列問題,結合自身工作經(jīng)驗,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解決對策,不足之處,還請同仁多多指正,以期待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
1.重視德育教育,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學校應高度重視思想教育工作,而不是語言上重視,行動上不重視,使得德育工作如紙上談兵。在德育工作中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因此,學校應打造一支思想品德好、教學水平過硬、綜合素質(zhì)夠高的師資隊伍。同時,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工作,讓德育工作者與時代接軌,與時俱進,并建立健全模范德育工作者表彰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先進模范的帶頭作用。
2.加強初中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德育教育的文化氛圍。首先美化校園環(huán)境,各種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通過板報、標語、小提示等展現(xiàn)出來,利用視覺效應在校園內(nèi)營造人人講德育的良好環(huán)境。其次,要精心布置富有時代感、教育內(nèi)涵的文化景觀,打造濃厚的校園人文氣息。最后,要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建立校園網(wǎng)、???、校報以及文化走廊、寢室文化等,指導學生自己開展德育文化教育,從方案策劃到實施都由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3.利用現(xiàn)代通信工具,建立各種微信群和QQ群,加強與學生及家長的交流。現(xiàn)在交流工具為教師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提高了很好的平臺,教師要與學生真誠的交流,了解其動態(tài),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把所掌握的情況及時匯報給家長,也聽取家長的意見,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真正開啟家校合作模式,形成“學生-教師-家長-學生”的良好溝通互動模式。
4.抓住課堂教育,改變傳統(tǒng)模式,重視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課堂教育能夠讓學生對德育有個整體的認知,因此教師要結合時代特色,提升自身素質(zhì),擺正素質(zhì)教育的位置,利用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地展示德育各方面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差異化,要真正了解其德育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能夠循循善誘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5.抓住社會實踐,拓展德育的渠道。德育是一個復雜的集合體,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讓初中生接受社會教育,同時做好與家長溝通,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進行德育的美好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小紅 .中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邢臺市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尊水平的關系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11.
[2]張麗穎.初中德育管理者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