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お?
[摘要]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而且還可將艱澀、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文章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物理;導入;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17005201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的學科,教材中的概念、規(guī)律都是從大量的生活事件與生活現(xiàn)象中提煉、總結出來的。生活化教學是指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將具體的教材內(nèi)容和鮮活的生活實例聯(lián)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在分析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素養(yǎng)。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開展生活化教學呢?值得廣大教師分析探討。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
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是物理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普遍對自己熟悉事物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很感興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努力將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并挖掘出生活現(xiàn)象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從而以獨特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解開生活奧秘的好奇心,進而使他們都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學習滬教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時,就可用生活化的情境導入新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提前準備一個貼滿卡通圖案的鉛筆放進一個裝有純凈水的透明玻璃杯中,然后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對鉛筆進行觀察,并提問“角度不同,看到的鉛筆一樣嗎?為什么同一支鉛筆會有不同的呈現(xiàn)形式呢?”啟發(fā)學生對出現(xiàn)不同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并趁機導入新課,以便及時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鉛筆的不同呈現(xiàn)形式轉移到新課的學習上,從而為新課教學奠定基礎。
二、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
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將教材理論知識作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而這些知識往往過于艱澀與抽象,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教學實效處于較低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為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物理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情況,將學生興趣作為組織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盡可能將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設計教學方案,從而將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為形象直觀,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在回顧與分析自己熟悉的生活事件中獲得豐富的物理知識。
比如,在學習滬教版初中物理《物態(tài)變化中的放熱過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家中燒開水的過程,并讓學生講述水燒開后會發(fā)生怎樣的現(xiàn)象。然后,教師提出“水在燒開的狀態(tài)下,為什么會冒出白霧?”等一系列問題,啟發(fā)學生分析思考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課后訓練中的生活化
課后訓練是學生鞏固與拓展物理知識、透徹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有效形式。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課后訓練,并積極為學生布置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訓練任務,使得學生在完成訓練題目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逐漸提升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完滬教版初中物理《學會使用天平與量筒》后,教師就可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實踐訓練任務,讓學生學習用天平測量一根香蕉、一個水杯等物品的重量;用量筒測量1公斤水與一公斤大米的體積,以便讓學生熟練掌握天平與量筒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思考為什么有的物體重量很大,而體積卻很?。恐亓颗c體積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從而為新課《物質(zhì)的密度》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學實踐表明,在課堂訓練中,學生可真切感知學習物理的價值與魅力,大大提高他們學習與應用物理知識的熱情
。
[參考文獻]
[1]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5):52-53.
[2]趙元.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時代,2013(22):118.
[3]鄭耀文.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法的融入探討[J].中華少年,2016(23):125-126.
(特約編輯南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