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生茜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青龍小學,江蘇 蘇州 215632)
摘 要:文章從創(chuàng)設樂學的氛圍、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三方面,研究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英語教學;環(huán)境;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G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8-0040-01
創(chuàng)設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借助各種直觀手段創(chuàng)造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去積極思考,主動地運用英語表達他們思想的一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減少母語在課堂上的使用,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一、創(chuàng)設樂學的氛圍,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
實驗證明,把教學內容融于說說笑笑或游戲活動中,并輔之于實物、圖片、動作、手勢、簡筆畫及電化教學,學生就會樂于參與到教學之中。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區(qū)分there is和there are,教師準備了一幅圖,將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搶答練習:開始時由老師發(fā)問,然后各組之間互相提問,答對的小組可得1分,看哪個小組得分多。問題可以是“Is there…”和“Are there…”,還可以是“How many…”。反復練習這幾種句型后,學生很快便能區(qū)分there is…和there are…了。在這個練習中,如果教師只是純粹地講語法結構,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就不可能自覺地參與其中,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
學生在剛剛接觸英語時懷著很大的好奇心,有著想要學好英語的良好愿望,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抓住機會,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和適應他們好奇愛動的特點,就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反之,如果教師在一開始就采用重講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機械地進行模仿、背誦的話,他們原有的興趣和愿望便會喪失殆盡。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章兼中教授在他所著的《小學英語教學法》 一書中就英語教學的興趣原則強調了三點:一是著重直接興趣的培養(yǎng),加強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的結合;二是貫徹積極學習精神,加強課堂興趣的培養(yǎng);三是適時、恰當、真切地給予鼓勵,注重成就感。以上三點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對教學的重要性,體現(xiàn)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基本原則。把情境教學引入課堂,使學生間接的學習興趣為直接的學習興趣,積極、大膽、主動、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適時、恰當、真切地鼓勵他們的成功。能做到這幾點,學生就能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英語,教師的教學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將眼光投向每一個學生,投向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立的思想和認知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圍繞這一點開展教學,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們提供聽、說、讀、寫的機會,在課堂上多使用Very good、Good等帶有贊賞、激勵的評語,讓學生們心情愉快、沒有壓力地參與教學活動。現(xiàn)代的教學理論認為:除課堂作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因此,師生在課堂上的情感交流應該民主、平等、友好。教師如果居高臨下,在教學中唱“獨角戲”,動不動就批評學生,聲色俱厲,就不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進行語言的實踐活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常采取以下的一些做法:一是課前讓學生講一段小故事,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Free Talk(自由會話)。這樣,能讓學生們集中注意力,同時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發(fā)言的意識,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二是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在課堂上采用小組討論、小組會話、小組競賽等手段進行教學。在語言實踐活動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多講、多練、多做,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之中。三是讓學生做“小老師”,進行角色轉換,避免一言堂,避免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使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學生的表現(xiàn)欲較強,他們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逐漸地對這門學科樹立起信心和勇氣。四是適當?shù)卦谡n堂上穿插游戲、唱歌、競賽等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意識。
四、結束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因為情境教學具有生動性、形象性,與學生的生活關系密切,通過教師提供的用實物、圖畫、手勢、動作、簡筆畫及身體所創(chuàng)設的語言情境,學生能將英語學習變得具體化、情境化、生動化,對理解、記憶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也為語言的進一步應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與過往學生被當作“倉庫”似的填、灌教學方法相比,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進行英語教學注意到了學生的自主性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符合語言教學為交際服務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周啟艷.英語角:小學生發(fā)展語言技能的清幽僻境[J].教書育人,2013(04).
[2]沈國祥.淺談小學英語讀寫教學[J].吉林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