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摘 要】 當前金融學學科發(fā)展模式已進入微觀金融時代,為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和修養(yǎng)型人才,應大力發(fā)展微觀金融課程。公司金融作為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要求很強的微觀金融核心課程,其實踐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十分薄弱。因此,研究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對于培養(yǎng)應用型微觀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公司金融;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5-00-02
一、大力培養(yǎng)應用型微觀金融人才的意義
上個世紀中期以來,金融學科研究的對象與內容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其中最重大變化莫過于金融學的研究內容裂變?yōu)椤昂暧^金融”與“微觀金融”兩大板塊。更為耐人尋味的是,宏觀金融理論部分已經滲透到當代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當中,與之融為一體,其作為一門單獨學科的獨立性正在悄然引退;而微觀金融部分卻是一枝獨秀,獨立性日趨增強,開始居于當代金融學的正統(tǒng)地位這一變化無疑會對金融學的研究、金融學的課程建設、金融學的教學、金融人才培養(yǎng)等一系列問題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我國銀行業(yè)的改革、金融結構的調整、資本市場的發(fā)展以及企業(yè)轉制對金融系統(tǒ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原有金融學科體系的結構性問題已經凸現出來,教學和研究跟不上市場發(fā)展的需要。
從國外金融學科發(fā)展模式來看,金融學科分為“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兩大板塊。由此國外有兩種金融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一是特別強調理論或宏觀問題,主要以開設貨幣經濟學、國際金融經濟學為主的“經濟學院模式”;二是特別關注金融市場上各類金融活動,關注實踐或者微觀問題,將公司金融、資本市場、投資學、金融工程、期貨期權等作為主要課程體系的“商學院模式”。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高校紛紛開始開設公司金融課程,由此我國也開始從沿用傳統(tǒng)的“經濟學院模式”轉向重視微觀金融人才的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學發(fā)展模式。
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西方公司金融理論也不斷豐富,包涵了“資本預算、資本結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司治理”等一系列微觀金融問題,公司金融不僅是一門集投資學、金融市場學、財務管理學于一體的高度綜合性學科,也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微觀金融課。通過本研究,我們既可以把它同傳統(tǒng)的財務管理學區(qū)分開來,創(chuàng)新理論教學體系,還要通過實踐課程體系的探索,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模擬實驗、操作性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式為主,通過案例、Excel建模、Eviews軟件、論文的解讀和實證論文寫作來完成,這對教師的綜合專業(yè)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更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目前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發(fā)展薄弱
因國內“Finance”的理解的不同,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和財務管理課程偏重于“會計為主”的教學體系。目前我國理論和學科建設的滯后,公司金融研究對企業(yè)改革和金融市場中未能充分發(fā)揮為理論指導和貢獻功能。
毛瑩(武漢科技學院,2008)在《高校金融專業(yè)實踐教學探討》指出現代金融人才要能夠靈活處理各類微觀金融問題。劉麗萍(安徽工業(yè)大學,2010)《關于公司金融課程教學的研究》中指出“作為核心微觀金融課程的國內公司金融的實踐課十分薄弱,不利于培養(yǎng)金融應用型人才?!睏钤品澹▋让晒糯髮W經濟學院,2015)在《公司金融課程教學中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中說到公司金融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應利用各種統(tǒng)計分析軟件和模擬操作軟件來搭建一個良好的公司金融實驗平臺。”
以上研究均涉及到了對微觀金融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公司金融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一些問題,但由于我國公司金融發(fā)展滯后,導致它成為我國微觀金融核心課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三、如何建立起較完善的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
公司金融是隨著微觀金融在金融學中日益得到重視而出現和興起的,目前已成為我國本科金融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通過探索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培養(yǎng)既有理論背景又兼具實踐能力的優(yōu)質的應用型微觀金融人才。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教學范式上,可確立“知識傳遞—融通應用—拓展思維”的梯度教學目標,通過師生共同參與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公司金融涉及財務管理學、投資學、金融市場學、數理統(tǒng)計學等知識,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微觀金融課程。并且西方公司金融學已經從最初是如何融資長期資本的研究為中心,逐漸擴大到企業(yè)內部資金運用和財力資源配置為內容的財務分析、財務風險和財務投融資決策等內部財務控制,以至財務決策的數量化趨向、兼并收購、公司治理和國際金融市場中風險管理等領域。而國內原有金融學科體系的結構性問題已經凸現出來,教學和研究都跟不上市場發(fā)展的需要,金融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急需得到解決。因此通過構建同西方和當代市場相適應的公司金融實踐教學模式,把公司金融的經典理論同企業(yè)實際決策結合起來。
(2)實際操作上,利用Excel或Eview建模為主的計量實驗教學法和案例分析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搜集文獻數據,閱讀文獻資料,處理數據,運用計量軟件的能力?,F代公司金融大量引入了數理統(tǒng)計、計量經濟學方法來分析微觀經濟金融問題及企業(yè)財務問題,涉及到財務分析、公司金融理論、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和分析軟件等內容,但市面上配套的公司金融實驗指導書匱乏,我們要建立起包含公司財務報表、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和市場價值分析、財務預測、因子分析、Logistic分析、信用危機分析(生存函數分析)等內容在內的指導書。除了建設實驗指導書,還要建立相關的公司金融數據庫,并在實驗室安裝先進的計量經濟學軟件,然后讓學生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中學會如何運用數據檢驗并改進公司金融相關理論,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現有理論檢驗和運用的能力。
(3)課程構建上,公司金融在理論講授上應該更注重與金融資產定價和金融市場學理論結合,更注重宏觀經濟與公司治理環(huán)境的分析;實踐教學方面則應更強調對公司財務資料的計量經濟學方法檢驗與分析。由于“corporate finance”既可以譯為公司金融,也可以譯為公司財務或財務管理。因而公司金融課程從其出現伊始就必然要與財務管理課程產生競爭與沖突。財務管理本科課程中,更多的投資內容篇幅集中在生產經營投資方面,主要包括財務報表分析、長期融資策略、短期融資策略和管理等。公司金融課程的主體內容具體包括:投資項目評估(包括現金流量的估算、投資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資本結構理論與資本成本問題(包括MM定理,融資順序理論、財務杠桿、最優(yōu)資本結構的確定)、公司治理結構與企業(yè)投融資問題(包括股權結構、控制權轉移、董事會結構等因素對企業(yè)投融資的影響)等等。故在講授公司金融的時候一定要同財務管理學區(qū)分開來,否則學生很容易誤解。
(4)培養(yǎng)平臺上,通過“實驗教學、案例教學、科研訓練”這一實踐模式,為培養(yǎng)應用型微觀金融人才,提供科學的方法論和思維能力。本研究力圖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操作性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式為主,通過案例、Excel軟件、Eviews軟件、論文的解讀和實證論文寫作來完成。這有助于學生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目前我國本科院校關于公司金融動態(tài)的案例和數據(時間序列模型的應用、面板數據分析)非常少、故我們還要力爭編寫動態(tài)的案例庫,收集相關數據,匯總更多公司金融分析的綜合方法和經典實證論文的資料,幫助學生完成實踐任務。
三、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首先,更新理論教學內容,使課程體系結構更為科學,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這是前提工作。二是輔助建立教學案例庫、自學題庫、網上輔導、答疑等各種內容為一體的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庫。
(2)其次,推動實踐教學的開展,努力培養(yǎng)合格的應用型微觀金融人才,這是建立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的重點。微觀金融中可用的相關領域實務運作的軟件產品非常豐富,還有大量應用于相關課程教學、模擬運作、理論建模及定量分析的軟件產品??紤]到Excel和Eviews軟件相對歷史悠久,所以可以主要利用Excel或Eviews來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鑒于金融專業(yè)學生更熟悉Excel,所以應更傾向于通過Excel來建模。具體需要以下相關配套的硬軟件設施:一是相應實驗指導書(或Excel建模指導書);二是需要配置相應的實驗室,引入正版的辦公軟件,同時需要金融專業(yè)數據庫(如國泰安公司開發(fā)的Csmar數據庫,Winds數據庫)和培訓教師,這需要各個學校和學院的鼎力相助,以保障公司金融實驗教學的必要實驗設備和條件的供給。如果可行,還可以聘請富有經驗的實際部門業(yè)內專業(yè)人士授課及聯合授課等方法,來提高教學的效率。
(3)再者,為豐富實踐教學,除了引入計量實驗教學外,還要推動多種教學方法改革。具體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推進研討式、案例式、啟發(fā)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合理采用科學、先進、現代的教育技術手段,拓展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二是把相應的研討和案例教學大量引進課堂以滿足教學需要。三是結合“教學+實驗+指導”模式,通過“理論課+實證分析+專業(yè)論文解讀”等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參與財經類論文大賽、校級課題申報、挑戰(zhàn)杯等項目,提高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
(4)最后,為驗證實踐教學成果,通過實驗、案例分析或寫論文方式改進課程考試考核方法。傳統(tǒng)考核學生的方法主要實行閉卷考試,考試內容僅僅局限于課本之內,標準答案是唯一正確答案,不利于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公司金融課程考試的重心應從記憶的考察轉向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考察,如邏輯能力、語言能力、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等。具體要做以下工作:除了常規(guī)的課程考試外,另外采用案例分析、社會調查和撰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制定一套與教學相適應的考核機制,使學生高度重視每次的小組合作、課堂討論及案例分析,增加隨堂小測驗的次數,督促學生及時消化講授內容,實驗或案例討論課后,要求學生完成實驗或案例分析報告,還可以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課程論文,促進學生學術研究和文字水平的提高。
四、構建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達到的目標
(1)培養(yǎng)起學生對微觀經濟數據、行業(yè)數據資料、宏觀數據信息的認知能力、數理分析與處理能力,拓展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其實際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目前大量的經營性企業(yè)、商業(yè)性金融機構等對新型的金融人才需求急劇增加,他們需要同時具備會計學、公司金融學、數學、信息學、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希望通過公司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培養(yǎng)起能將經濟分析、數據處理、軟件應用等工作融于一體,能進行通常的宏觀經濟分析,特別是能夠靈活自如地處理各類微觀金融問題的應用型人才。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公司金融知識的興趣,尤其要培養(yǎng)他們有與當今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他們盡早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
(2)促進教學工作的完善,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并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不僅要完善過去的公司金融理論教學體系,使之更加同市場和企業(yè)相切合,還要建立一整套與之匹配的實踐教學模式,包括“實驗教學+案例教學+撰寫論文”于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這對完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會帶來突出的效果,相應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吃透各種公司金融理論,而且要擁有對金融市場學、投資學、財務管理學、統(tǒng)計學和衍生金融工具等學科的足夠知識儲備量,同時還要具備計量分析的能力以及能靈活運用計量經濟軟件,另外需要教師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才能指導學生進行經濟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分析和寫作論文,無形中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亦春.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34.
[2]劉新,向為民.《公司金融》實施實驗教學與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5):102-103.
[3]孫伍琴.微觀金融類課程整合及教學方法改革——以地方性大學金融學專業(yè)為例.寧波大學學報,2012,(7):34-35.
[4]楊云峰.公司金融課程教學中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9):67-68.
[5]田嫻.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公司金融”課內實踐設計.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