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紅英
摘 要:有句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數學又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謹邏輯性的學科,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和認識上的障礙。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充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對數學的鐘情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有了興趣,學生才樂意走進課堂,去品味數學的樂趣,由“苦學”變“樂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培養(yǎng);學習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數學課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沒有語文課豐富的人文背景和生活實際,盡管如此,我們也要善于挖掘數學課背后的故事,讓數學課變得“柔軟”。比如,我在“勾股定理”教學中,會事先從網上找到有關這節(jié)內容的鏈接,比如,發(fā)展歷史、中外數學家的證明方法等。上課的時候,先以視頻的方式進行播放,學生一個個聚精會神地觀看,在這種情況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再比如,學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可以讓學生用幾組不同的鐵絲,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動手中感受組成三角形三邊的規(guī)律,再問哪幾組可以組成三角形?能組成三角形的三邊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結論,增加數學的直觀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實,只要細心挖掘,即使同一節(jié)數學課也可以有不同的展現方式,比如在“勾股定理”教學中還可以這樣,首先出示2002年在北京舉行的數學家大會的標志,簡單對大會作以介紹,讓大家感受到數學的神圣,培養(yǎng)對數學的向往,然后話鋒一轉說:“其實數學也并不是高高在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會徽背后的數學知識”,這時大家一定會興趣倍增,體會如此“高大上”的數學是如何和他們有聯系的。
二、轉變教學方式,鼓勵自主學習
數學課要想上得有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就要改變“一言堂”或一講到底的狀況,數學課是展現思維的課程,而思維地培養(yǎng)必須依賴勤動腦、善鉆研,所以在數學課上,我經常讓學生自己上講臺講題,盡管這樣會耽誤一些時間,課堂效率會下降,但我從來不吝嗇這樣的時間,因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給別人講,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能力,又再次重溫了思路,提升了能力,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和老師評講相比,更能吸引學生,我在課堂上就經常會針對同一道題讓大家展示不同的方法,引得大家像“打擂”一樣,爭先恐后展示自己最優(yōu)秀的方法,大家講完之后,再歸納總結出最優(yōu)方案,并大力表彰,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語言幽默,提升個人魅力
數學課是容易乏味的,但是我們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幽默風趣的話,以調節(jié)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螞蟻爬行最短路線”的問題時,我這樣說:“大家知道自然界中最聰明的動物是什么嗎?”大家一聽來了興趣,有說這的,有說那的,還有說人的,差不多時,我示意讓大家安靜下來,掃視一下全班,鄭重地說道:“是螞蟻!”大家又笑了,不過眼神中多了一絲疑惑和渴望,接著,我又說道:“下面我就為大家揭示原因”,然后出示題目:一個正方體,一只螞蟻從上面的一個頂點A爬到下面的一個頂點B吃
東西,為了省力,他可以走出最短的路線,那么大家能算出這個路線的長度嗎?此時,大家熱情高漲、躍躍欲試。教師不僅要把握數學、精通數學,還要與相關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注重語言技巧地錘煉,做到動情之處讓人蕩氣回腸、詼諧之處讓人捧腹開懷、豪邁之處讓人信心百倍,教師要進入到“角色”之中讓學生的情感和思維隨之波瀾起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課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老師和學生應該心意相通、互有默契,如果老師整天板著一張臉,相信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因此,當我們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地站在講臺上時,我們的學生也會回報以同樣的面貌。不時地拋出一兩句幽默的話,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又可以提升老師的個人魅力。
四、豐富練習形式,提高興趣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徑,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成果的體現,也是檢驗自己教學效果的關鍵。如果學生在學習中看不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興趣,失去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在設計練習時,要注意坡度,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收獲,對于思維敏捷,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難度較大、易于開發(fā)思維的題目,對于學習一時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布置的作業(yè)量小些、題目容易些,解題不僅可以在書面練習,還可以設計成游戲和競賽,比如在學習計算的內容時,展開小組競賽就是很好的方式,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演板,然后打分,并計入一周小組考核。通過這種方式,讓那些懶惰的學生無處藏身,逼著他們進步,畢竟一直拖小組的后腳會讓他們很沒面子。
總之,教師應從教材和教學實際出發(fā),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俊英.淺析初中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人力資源管理,2015(12).
[2]黃毓芳.初中數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