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梅
摘要:從高等數學教學要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要重視反思性教學方式的使用三個方面探討了高中數學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并提出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希望。
關鍵詞:高中教學;創(chuàng)新;反思性教學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如何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4O分鐘的學習效率,對豫一個高中教學老師來說,是很重要的課題。本人結合近些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認真明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大領域。老師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媒體,對教學的知識內容進行必要的重組。通過師生互動和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如“復數的引入”一課是整個復數教學的第一課,教學效果的好壞對能否學好這一章的內容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教學,學生能利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解釋復數的形成和發(fā)展,體會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解決了矛盾就能推動事物發(fā)展。還可把它引伸到現(xiàn)實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來。不管遇到什么矛盾困難,只要不畏縮不前,不垂頭喪氣,能勇于面對,樹立戰(zhàn)勝矛盾和困難的信心,就能出奇制勝,解決矛盾,戰(zhàn)勝困難。
二、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我在教學中把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高中數學的重要基礎。我具體是這樣做的:①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制定計劃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從盲目的學習中解放出來。②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并布置一些預習作業(yè),
保證學生聽課時有針對性。③引導學生學會聽課,要求積極思考,做好適當的筆記,盡量理解;④引導學生養(yǎng)成及時復習的習慣,課后要反復閱讀課本,回顧課堂上老師所講內容,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記憶。⑤引導學生養(yǎng)成獨立作業(yè)的習慣,要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忌有點小問題,或習題不會做,就不加思索地請教老師同學。⑥引導學生養(yǎng)成系統(tǒng)復習小結的習慣,將所學新知識融會貫通。⑦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有關報刊和資料的習慣,以進一步充實大腦,拓寬眼界。我把加強學法指導寓于新課講解、作業(yè)評講、試卷分析等每一教學活動中。
三、要善于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掌握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F(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顯著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40分鐘的內容在35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jié)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儀來完成。
四、課堂上增加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師生、生生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快樂
在新課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學生是學的主體,是教學過程中學習任務的承擔者,是認識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質疑探索的意識。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學本身具有的邏輯特點,運用直觀性、過程性等教學原則喚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素材.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充分實踐、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問題串”的形式呈現(xiàn)學習內容,并且給出了“讀一讀、做一做、想一想、試一試”等諸多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教學中還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勵性的語句.增強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嗣中學習。對于那些知識結構恰當、問題難度適中的內容,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經過討論、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學習是好的方式。經過討論后,教師一定要給出結論,否則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討論交流要用得恰當,對于那些難度較大,討論要花費很長時間,最終又得不到定論的問題,就不宜進行討論。
總之,只有正視高中數學教學的客觀實際.以揚棄的態(tài)度進行高中數學改革,真正做到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并重.雙基訓練與能力培養(yǎng)同行,增強數學素養(yǎng)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同步.課堂小環(huán)境與政策大環(huán)境協(xié)調,新課程的實施才能富有成效.數學才有望成為學生最喜愛的學科。
參考文獻:
[1]蘇新春;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1年53期
[2]陳芙蓉;多媒體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3] 曾懷芝;如何出色的完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05期
(作者單位: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第一中學 8107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