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靜
(安徽省界首市實驗學校)
摘 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尤其是對于數(shù)學學科而言,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從小學開始抓起,在新課標下教師務必摒除陳舊的應試教育觀念,把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教學首位。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思維培養(yǎng)
在平時教學中,不同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呈階梯狀遞增,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方面也需要依照學生的學習基礎來多樣化、多角度地依次展開。從一年級開始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比如可以通過觀察實物或者形狀的大小、長短等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數(shù)學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貫穿到每一節(jié)課中,不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復習舊知識,即使是做練習題都要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一、課堂提問要有一定的技巧性,讓學生參與其中
提問是課堂開展過程中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通過提問的過程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更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此外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促進高效學習的順利展開。在提問的過程中切勿漫無目的地隨意提問,這樣會讓學生抓不住重點,更不利于學生有效思維的開展。在有明確目的的基礎之上提問也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并非所有的提問都要直達目標,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適當?shù)卣{整課程展開的方式,重視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在乘法學習時,很多教師都習慣由加法引入乘法,這是遵循學生學習基礎而開展的,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參與問答的積極性也很高。如果我們不從學生基礎出發(fā),直接引入一個例題,如求一個正方形的面積,雖然問題解決的方式還是利用最基礎的乘法,我們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提問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到無從下手,這就是因為提問缺乏其相應的技巧性,不能讓學生展開有效思維。
二、課堂提問可以多效展開,提高課堂活躍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問答式的提問方式之外,我還常常給學生組織小測驗,但是我們的小測驗并不僅僅是在紙上答題,而是采用“比一比”“看一看”“猜一猜”“畫一畫”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游戲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例如:我會把各種類型的題目列在大屏幕上,然后給每個孩子發(fā)一張答題卡,然后采用計時的方式,讓學生來比一比,看看誰算得又快又準;學習加法的時候,我會把一些帶有答案的答題卡發(fā)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找一找有沒有錯誤,應該如何更正。這樣一些簡單的教學小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而且“找錯誤”這個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己找出的錯誤不僅記得牢,而且更正的過程交給他們自己比教師的講解更有效,因此我會定期總結學生的失誤點來重復這個游戲,效果非常好。一成不變的單一提問方式不僅讓老師覺得提問無從下手,學生也會覺得非常枯燥,久而久之失去了學習興趣。將提問的過程進行簡單的變通之后,不僅讓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而且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的開展,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
三、運用教師的體態(tài)語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展開方式,從語言、內(nèi)容、語態(tài)等多方面服務學生的學習。如果教師本身講課激情澎湃,語言運用恰當準確、詼諧幽默,那么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會很高昂。如果教師本身語調平緩,沒有起伏,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就很容易走神,甚至打瞌睡。教師要注重自身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命令式語句,這樣不僅拉開了與學生的距離而且教學的效果并不顯著。例如:有個學生解題思路不是很正確,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說“你再審一下這個題目,還有沒有條件沒有充分利用上呢?”而避免出現(xiàn)“你這個方法不對”類似的語句。同樣的對學生進行指導,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技巧性的批評,都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展開。
四、善于設計陷阱,讓鼓勵與思維并進
學生都希望得到來自教師的鼓勵。教師多加鼓勵不僅讓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更高,而且思維的縝密性也可以有效提升,因此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推波助瀾,讓學生自己愉快地學習。如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這節(jié)課時,我們從長方形的面積求解開始導入,學生迅速掌握了直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個公式求解一般三角形的面積。正當學生充滿成功的喜悅時,老師拋出了一道“奇特”的題目:計算任意三角形的面積。并有意采用競賽的形式把課堂氣氛搞得很熱烈,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搶著回答。結果,幾乎全班學生的答案都是兩邊直接相乘。正當學生為了題目答案爭執(zhí)得不可開交時,老師詼諧地說:“你們都上當啦!”一語出口,猶如在已有漣漪的湖中投入一塊巨石,學生情緒為之亢奮。這時老師才在學生思維異?;钴S的情況下揭示其中的奧秘,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觀察、思維等各項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將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貫穿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全過程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們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袁育芹.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
[2]魏敏.小學數(shù)學課堂錯誤資源有效利用教學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5(17).
[3]馬美琴.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12).
[4]高偉剛.小學數(shù)學課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中華少年,2017(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