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恒富
325800 溫州新星學校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不僅關系到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升學競爭力的提升,更關系到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至關重要。現(xiàn)階段,單一采用某一教學方式來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并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基本教學工作的同時,還應當積極的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究,結合教學實際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優(yōu)化。文章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初中語文教學由于差異化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目標,因此很多時候所表現(xiàn)出的教學特征具有顯著的差別,繼而其所使用的教學效果最大化的方法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結合語文教學的實際,選取最為適合的教學方法是保障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最佳辦法。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究,以分析各個教學方法的實際特點,并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各項工作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的方法,以此來提升語文教學的實際效率和效果,真正保障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工作的逐步優(yōu)化,為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升學競爭力的提升以及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直接保障。
一、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實際注意點
文章在本節(jié)首先結合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實際的注意點進行梳理,以期探究初中語文多樣化特征,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多元化教學方法需求的探究尋求相關的切入點,繼而為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研究提供相關的參考。
1.基礎知識教學,講求教學的效率
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完成基本的知識積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強化學生升學競爭能力,為初中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直接保障。這一階段,教師不僅要按照教學大綱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量,更要注意教學效率的提升,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xiàn)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記憶。因此在這項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采用能提升教學效率的方法,如模塊教學法等等,以保障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的效果。
2.學習方法教授,講求學生的參與
初中階段的學生通過小學語文的學習以及初中短時的訓練,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積累,并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同時,還應當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指導學生掌握部分的語文學習方法,以期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快速成長,完成知識的自主學習與鞏固,為整個知識積累效率的提升以及語文知識范圍的拓展提供直接的保障。因此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嘗試訓練法,并借助動態(tài)課堂,讓學生自主的發(fā)現(xiàn)自己語文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繼而推動自己在語文學習方面的提升。
3.文化知識積累,講求學生的探究
除了語文基礎知識外,教師還應當注意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不僅僅在于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更在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整體文化知識積累與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除了基本的知識教學與學習方法的教授,教師還應當注意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憑借已有的基礎知識積累和課堂教授內容,對語文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不斷提升其對文學的領悟能力,提升其內在修養(yǎng)。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當積極結合生本理念,以任務教學法來推動學生之間互相合作,探究學習。
4.語文知識應用,講求師生的互動
隨著教學工作的逐步開展,初中語文知識的應用性不斷增強,對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提升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在教學工作完成之余,教師還應當積極的探究提升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教學方法,借助師生之間的互動,在課堂內外隨時開展動態(tài)教學工作,隨時提醒學生鞏固已有知識,引導學生借助所學來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彰顯初中語文知識的應用性,彰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
結合前期的探究可知,現(xiàn)階段,由于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差異化以及教學目標的不同,初中語文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要求,所適用的教學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各項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來提升語文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
1.模塊教學法,提升學生基礎知識學習效率
模塊教學法講求根據(jù)基礎知識的教學特點與教學目標來實現(xiàn)課堂的教學模塊的有效分割和動態(tài)聯(lián)系。教師為了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的效率,通過各個模塊的重點教學,保障課堂時間的高效率利用,繼而來指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理解記憶,保障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能夠完成所要求的知識積累,繼而來凸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課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工作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教師可以分別設置單詞教學、背景介紹、課文朗讀與理解等模塊。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結合課文單詞表,對癡想、凝成、喧騰、誘惑、一瞬間、隱秘等單詞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單詞的讀音與寫法,對基本的詞匯有印象。然后進入下一模塊,介紹作者王家新的背景履歷,《在山的那邊》的寫作背景等,為課文教學模塊的開展打下前提基礎。最后再進入到課文教學模塊,一方面以課文的朗讀教學來鞏固單詞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朗讀能力,另一方面借助背景介紹模塊來提升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效率與效果。最終通過各個教學模塊的動態(tài)設置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各個模塊的動態(tài)聯(lián)系來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基礎知識學習效率的提升。
2.嘗試訓練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嘗試訓練法是激發(fā)學生探究個性化學習需求的良好方法,借助嘗試訓練法,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課文預習的效率和效果,還能夠在開辟新知識教學之前首先了解自己學習的需求與欠缺點,繼而為構建動態(tài)課堂提供直接的保障。因此為了強化學生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在開展語文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運用動態(tài)訓練法來引導學生去挖掘語文學習的需求。
例如在古詩文《世說新語》兩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古詩文學習能力,就可以在開展課文教學之前,提前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如查詢寒雪、內集、俄而、驟、欣然、何、擬、凝等字詞的在文中的含義,并嘗試進行翻譯。通過這種嘗試訓練,學生借助工具書對古詩文翻譯理解進行基本嘗試,并在解答的過程中逐步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理解的內容,發(fā)掘自己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此基礎上,構建動態(tài)課堂,以學生的問題為參照來引導課堂進行,構建動態(tài)教學課堂,為學生解答相關的問題,滿足學生課文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引導學生掌握古詩文學習的基本方法,繼而在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任務教學法,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究
任務教學法是引導學生開展語文學習的一種直接方法,現(xiàn)階段隨著語文知識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初中語文課程知識無法滿足學生文化素養(yǎng)提升的需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應當積極借助學習任務的引導,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開展語文知識探究,繼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的提供直接的推動。任務教學法的開展要注意與課程教學的同步,以課程為基礎開展知識的探究。
例如在基本課程教學完成后,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閱讀課機會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組建,并為各個小組布置好相應的探究任務,保障小組探究的效率與效果。如《在山的那邊》課文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結合各個小組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布置“王家新作品探究”、“現(xiàn)代詩歌賞閱”、“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山”等主題任務,讓各個學習小組的成員一同分工合作,以任務為引導,開展語文知識探究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接受“檢閱”,派出代表向班級中其他同學介紹小組探究的收獲,教師與學生互動,予以點評和提問,以此通過各個學生的間接學習經(jīng)驗來豐富班級學生整體的知識積累,在促進初中階段學生探究能力提升的同時,不斷的拓展初中語文教學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積累。
4.動態(tài)訓練法,提升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
初中語文知識的有效應用是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最佳體現(xiàn),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及時在生活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可以強化其語文的積累,并不斷提升知識應用水平。因此教師除了基本教學方法應用以外,還應當積極的借助動態(tài)訓練法,開設好第二課堂,隨時保障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延續(xù)以及學生綜合文化水平的提升。
現(xiàn)階段,智能終端設備的應用與普及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師在日常教學的同時,也可以借助這一平臺來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應用進行引導。例如在假期間,教師就可以結合的寫景課文教學內容,讓學生拍攝假期所見風景,并模仿寫景課文中的語句,用簡單的話語在微信群、QQ群中進行描述,隨時動態(tài)的記錄生活,隨時動態(tài)的應用好已有的文化知識。如此,學生不僅能夠對已有的課文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還能夠結合自己的所學進行簡單的描繪,為初中作文寫作工作的開展、為自身表達能力的提升打好動態(tài)基礎。
三、結論
文章結合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究。現(xiàn)階段,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實際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推動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一方面,以模塊教學法保障基礎知識教學;以嘗試訓練法,保障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再借助任務教學法,引導學生對語文進行探究,拓展語文教學知識面,并借助動態(tài)訓練法,來指導學生應用好自己的文化知識。最終保障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不斷優(yōu)化。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對于某些對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在此希望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導,以利于本人在今天在此方面的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黃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求知導刊,2016,(10):92.
[2]于淑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5,(11):213.
[3]杜永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2):289.
[4]蒙仁艾.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品牌,2014,(09):138.
[5]姜勇,馬繼英.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