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庭玉
摘 要: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動力,是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在當代素質(zhì)教育中,初中生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普遍存在畏難和排斥心理,對初中英語的學習缺乏興趣和求知欲,因而對初中英語的學習積極和主動性不高。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初中生對初中英語學習的興趣,已成為英語教師當前迫切需要探討和研究的教學重點難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師必須認識到英語學習興趣是英語教學的生命。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對于英語學習的全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習過程?,F(xiàn)我就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談談我的看法。
一、要樹立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會學”,古人云“學者須先立志”,“無志者不能學”,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以教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利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富有啟發(fā)性,生動有趣的情境,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1]。教師要善于用激情洋溢的笑聲,自然親切的目光,恰到好處的神態(tài),瀟灑得體的動作,富有感召力的語言去感化學生,吸引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平時,就要引導學生多用英語和朋友,老師進行對話,無論課上課下,盡量養(yǎng)成說英語的習慣,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英語,這樣既克服了為難情緒,有時學生敢說敢練,養(yǎng)成習慣,逐步樹立信心,從而產(chǎn)生興趣和自信心,一旦學生有了自信心,就能夠克服困難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中,另外,做好課前預習,要想提高聽課效果,課前必須認真預習要學的內(nèi)容,特別注意學習內(nèi)容中出現(xiàn)的生詞和不理解的段落,做好記號,上課時注意掌握理解。
二、實現(xiàn)課堂教學多樣化,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恰到好處地運用學生周圍的東西進行直觀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新知識。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Is this your pencil》時,老師可先收集學生課桌上的學習用品,如:鉛筆、鋼筆、直尺、書本、橡皮等,然后再利用句型Is this your pencil?問學生,如果正好是這個學生的東西,引導他用Yes , it is.作答;若不是該生的東西,引導他用No , it isnt作答。并指明是誰的,如Its Li Mings.接下來,讓學生就身邊的用品是否是對方的和同伴進行對話。
(2)在英語課堂中,可采用簡筆畫這樣一種簡便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簡筆畫在教學中應用廣泛,在講解名詞、動詞、副詞、代詞以及時態(tài)等都可以用到簡筆畫。借助簡筆畫教學,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教Whats this in English?可先畫一簡筆畫(如蘋果、書包等),然后,再利用Whats this in English?It is a (an)?句型進行反復操練。因此,在教學中利用簡筆畫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增加課堂密度,創(chuàng)造生動的課堂氣氛[2]。
(3)音樂渲染,創(chuàng)造情景。在課前3-5分鐘播放優(yōu)美動聽的經(jīng)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對學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來,導入新課;例如,我在執(zhí)教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Unit5這課時,正好要教“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態(tài),我就選擇了一首學生們非常熟悉的由《兩只老虎》這首兒歌改編成的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時態(tài)的《Are you sleeping》這首歌曲,在歌詞中將“兩只老虎”分別換成“Are you sleeping”,學生們一聽到這音樂,感到很有意思,不用教就跟著唱了,而且唱起來又具有連貫性,這對接著要上的新課起著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堂高質(zhì)量英語課的前提。盧梭說的好“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是教育首先應是溫暖的,有人性味的,愛心、熱心是責任心的源泉,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因而在課堂上要經(jīng)常保持師生間的交流,從學生的表情獲得信息反饋,運用表揚、鼓勵或批評等手段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去觀察、去鑒別、去發(fā)現(xiàn),注重感情激發(fā)。要把教學內(nèi)容融匯為情感的激流,傳情達意,要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進入積極主動而又生動活潑的思考探究狀態(tài),造成師生間、學生間的相互感染,相互啟發(fā),有滋味、有會意、有個性的生動氛圍。作為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時時去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的幫助學生。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就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3]。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尊重他們的人格,重視他們的言行。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橋梁和潤滑劑。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英語學習,興趣為先,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不斷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想學英語,愛學英語,從而學好英語。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抓住“興趣”展開教學。教師要找準一個最佳切入點,引發(fā)“靜水投石”的輻射效應,,通過一定的途徑,努力使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精彩,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田楊.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2.
[2]李旭新.現(xiàn)代英語和漢語中名動轉(zhuǎn)類詞現(xiàn)象的認知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2.
[3]邵丹.中國初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心理詞匯的調(diào)查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