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芳
摘 要:如今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輕工具、重人文,輕寫法、重感悟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讀寫非常重要,是開啟小學生語言窗口的鑰匙,因此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互動具有重要價值。結合工作經驗,對教學過程中的讀寫互動進行探索,以期給相關研究者提供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寫互動;閱讀練習
傳統(tǒng)觀點認為,只要學生讀書多,寫作水平自然就會提高。但是從小學語文教學來看,寫作質量和閱讀量并不成正比,究其原因,首先,許多教師把語文教學和寫作教學分割為二,二者缺乏互動與結合;其次,許多教師缺乏讀寫互動的途徑,不知怎樣使二者有效互動。在這種形勢下,探索讀寫互動具有實用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讀寫互動是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需求。但是,許多教師不知道應該從何處下手,我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貼近學生生活,加強情感體驗
抓準語文本文讀寫結合點,選擇合理的教學時機,激活小學生情感記憶,這是建立讀寫互動的基礎條件。開展語文教學時,要對語文文本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本文意韻側重點進行提煉,進一步優(yōu)化讀寫互動。例如,在開展《觸摸春天》一文教學時,文本中寫了這么一句話: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文中這個“流連”可以引發(fā)出許多遐想,讓人感受到很多共同生活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這種詞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讀寫互動的效果,從而抓住讀寫互動的結合點。我在教授這一課文時,就緊緊抓住“流連”這個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每天在花叢中流連的盲女會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大家通過想象能夠感受到什么樣的場景呢?然后讓學生緊閉雙眼靜靜遐想,在他們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一幕一幕生動的畫面,我抽選了一些學生講述他們腦海中的場景,大致有:她在和小草談心,在訴說個人的故事,在小池邊靜靜地聽風吹樹葉發(fā)出的沙沙聲、泉水流淌的嘩嘩聲等等,就是這種語言使學生對語言本文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對美好生活產生無限的熱愛及強烈的渴望。
二、通過語文范文,活用教學內容
如今,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僅僅滿足于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感悟及理解,但是對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怎樣寫常常忽略。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文本的語言范式,也沒有搞清楚這個單元中重點要訓練哪些語言范式。在實際教學中,假如能抓住課文中某一些范本練習句子或者一段話,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授《“黑板”跑了》一本,課文開頭闡述兩百多年前法國有一個物理學家名叫安培,搞起科學研究比較專心。事實上,這些話就能夠用作描寫人物的開頭,在本文中有這么一句“開始他在心算,用手指頭在自己衣襟上劃呀劃的,后來覺得需要找個地方來計算一下才行。說來也巧,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黑板,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太好了!安培高興地走過去,從口袋里掏出粉筆,在‘黑板上演算起來?!边@段話主要描述安培的動作過程,教師應該按照這種過程引導學生模仿描寫某人做事情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上課時教師板書及說話的神情及動作,并用筆寫出來。通過這種讀寫互動就能讓互動練習靈活融入教學內容中,緊抓語言范本。
三、應用閱讀練習,采用多種互動途徑
當讀完文章后,就應該寫點感受及建議,或者寫點評價,這種稱為“閱評”。閱評也可視為寫完作文后再寫點體會,寫點個人看法。嘗試進行閱評練習,實現(xiàn)由讀至評的互動效果,實現(xiàn)讀寫有機融合。這種三位一體,是實現(xiàn)讀寫互動的途徑之一。比如在開展《老師,您好》一文教學時,教師就先花25分鐘對課文進行解讀,接下來花10分鐘時間讓學生寫本文的閱評,最后花5分鐘和學生針對閱評進行交流,必然會產生很多精彩的文字,例如,教師像鑰匙,將無知的學生領入知識的寶庫;教師像清泉,給學生的心田澆灌知識的甘露;教師像媽媽,無微不至關心自己的學生,等等。這些文字都是學生無形中流露出來的真情,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課文補充練習,對解讀文本進行拓展
從語文教材來看,許多文章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留白處,也沒有進行具體說明,可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從而實現(xiàn)意味深長、言近旨遠的效果。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些補白訓練,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還能夠通過讀寫互動方式拓展解讀本文。例如,教授《木蘭從軍》一文時,文中寫到木蘭說服家人,預示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這句話中就有很多留白,例如,木蘭怎樣說服家人?而木蘭父親是怎樣說的呢?對弟弟又怎么說呢?家人怎樣阻止?引導學生想象這些對話的內容、場景,補白對話,從而體驗文中角色內心,豐富學生的內心感受,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互動,不但能夠顯性或者隱性地深化閱讀,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的思維精密化、思想條理化,有效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語言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智慧。
參考文獻:
[1]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9).
[2]郎小霖,陳艷霞.課題研究中的困惑與反思 閱讀教學中的困惑與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