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合麥提江·吾舒爾
摘要:眾所周知,閱讀是高中語文學科內容中的重點部分,而閱讀又是學生必備的一項最重要的語文基本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語文成績的提升發(fā)揮重要作用。閱讀是學習、吸收知識的最佳途徑,好的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如何開展有效閱讀則成為語文教師所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興趣;激發(fā)
引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著重要價值。閱讀教學效果的高低與否,決定著整個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其占用時間最多,而且耗費的精力也是最大的,但是收到的教學效果卻很不理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則成為為語文教學改革中的當務之急。基于此,本文將從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情感因素,正確利用文本召喚結構進行閱讀教學,巧設探究問題,讓閱讀有效性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技能,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等五個方面加以研究。
一、將教材中已有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出來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情感因素。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不能脫離課本。在閱讀教學前要仔細研究教材,全面分析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與作者的自身經歷去深度挖掘教材內容與情感因素,讓學生都能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情感體會與感悟。比如,在講解《歸田園居》這篇文章時,若沒有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滲透情感因素,那么學生也就會簡單地認為文章描繪的是一幅寧靜祥和的田園畫面。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將情感因素滲入到其中,學生通過了解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能發(fā)現作者那種落魄豁達、悠然自得的心境,體會其中的隱者之樂。由此可見,情感的滲透對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能讓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的同時,也能夠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二、正確利用文本召喚結構進行閱讀教學
文本召喚結構主要是針對閱讀文章的空白處與未定性處提出來的教學理論。其中,空白處主要指的是在文章中沒有明確指出來的地方,學生也就很難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通過在文章中設置懸念的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其的閱讀興趣,展現出讀者對作品的反應。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講解時,一定要給學生提供大量思考的空間,引導他們進入到作品中去,用心去閱讀,去找尋文章中的空白點,這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閱讀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之意義,還能夠強化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就可以問學生:為什么林黛玉進賈府時表現得小心翼翼呢?激發(fā)學生對其的思考欲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當中一探究竟。這樣也能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實現教學的既定預期。
三、巧設探究問題,讓閱讀有效性強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巧妙設置問題,讓閱讀教學變得事半功倍、發(fā)揮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果。例如,這里以《荷塘月色》一文為例:在指導閱讀期間,可列出以下幾點問題:首先,文章在描述上分別使用了哪些修辭上的手法?這些手法又有哪些優(yōu)點呢?其次,文章中蘊含著很多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與措辭,這些描述都揭示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呢?第三,文章中的荷塘月色到底體現出作者的哪些情感呢?從哪些段落中能夠看出來呢?設置的這三個問題也結合了學生的具體學情,便于全體學生共同思考,學習。第一個問題的難度相對較低,適合大部分學生去操作。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難度有所增加,更適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去操作。如此一來,不同學情的學生都能在閱讀中獲得好的鍛煉。而且,語文教師也可以在此期間鼓勵全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這樣能力弱的學生也能夠在能力強的學生的幫助下更好地去思考,使之取得共同進步。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技能
語文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鑒于其受時間、空間、硬件等因素的制約,教師不可能一一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有效鑒賞,這就需要學生擁有好的閱讀能力、掌握鑒賞技巧,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開展閱讀,不斷提升閱讀水平。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如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好的語感認知,不斷積累基礎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學生認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然,也要關注學生的文化底蘊教育,通過閱讀去吸取其中的文化精髓,吸收其中的營養(yǎng),通過閱讀不斷豐富學生的綜合認知。教師更需要注意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引導,比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學習養(yǎng)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多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經歷、生活經驗不斷豐富閱讀活動。比如,引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不斷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技能。
五、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
閱讀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的獨特人格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讓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就要做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比如,當學生在完成相應的閱讀后,可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見解寫一篇讀后感,或者其他形式的文章。在寫作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能夠將閱讀文本時學到的寫作技巧、積累的優(yōu)美語言等知識靈活運用到作文中去。讀寫結合,這樣,能幫助學生掌握閱讀中的重要知識,而且也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使讀寫實現雙贏的目的。
總體上來說,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心,對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fā)揮著重要意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閱讀成為他們的閱讀,努力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還要多鼓勵學生讀寫結合,不斷提升,從而為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丘天,田睿,王艷玲.基于高考試卷分析的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6,04:83-86。
[2]仲學.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6(8)。
[3]孫野.多讀、會讀、巧讀——高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