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要】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途徑便是課外閱讀。小學生將課外閱讀做好,既可使自身的視野更加開闊,語文能力提高,也有助于人文涵養(yǎng)的豐富,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健康成長。本文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展開了重點探討,旨在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直以來,諸多詩詞名句均強調(diào)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如“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積極思考面對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該怎樣正確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如何讓其視野更加開闊,知識儲備更為豐富,以促進其整體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一、激發(fā)興趣,促成閱讀
研究表明,影響學習活動最直接的一個因素便是興趣,也是最活躍與最現(xiàn)實的。人們從事所有活動的動力均來源于興趣。而若要讓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就一定要讓其產(chǎn)生閱讀興趣。為此,教師需盡量將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出來,讓他們在參與課外閱讀時是快樂的、輕松的,并從中對所需的語文知識予以汲取。
(一)巧用故事懸念,誘發(fā)閱讀興趣
故事對每個人均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聽到老師要講故事時,往往會精神抖擻、激動異常。被渲染的故事情節(jié)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將孩子們帶入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有驚險,有感動,也有懸念。而在他們沉醉其中,對大結(jié)局萬分期待的時候,教師卻戛然而收聲,并告訴孩子們:“故事發(fā)展到后面越來越精彩,如果要知道結(jié)局,請自己閱讀原文?!边@時教師可借機將《一千零一夜》等相關的讀物推薦給學生,告知他們這本書里不僅有剛剛所講故事的結(jié)局,還有其他有趣的故事呢。學生興趣隨著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而愈加濃厚,均積極地表示要借書閱覽。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故事的奇妙情節(jié)中,切身體會課外閱讀的魅力,由被動接收變?yōu)橹鲃娱喿x,所起的效果也遠比枯燥說教要好。
(二)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fā)興趣
教師在閱讀讀物后,需向?qū)W生講述自己的收獲和體會,也可組織學生講述,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與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愿意主動閱讀。同時對一些與讀書相關的名言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地收集,并進行相關評說,將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并對比不同的名人事例,以使學生愈加崇拜讀書人,激發(fā)出他們對書的渴望,主動同書本交朋友。如此一來,學生便會在課下主動進行閱讀。
二、合理指導閱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若學生對課外閱讀由排斥轉(zhuǎn)為主動閱讀時,教師就需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讀書的有效性上。一些學生常常受興趣影響,其閱讀的內(nèi)容僅為情節(jié)生動的;還有一些學生根本未積累所讀好文章中的知識,或者從中學習方法并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上,而這樣的讀書方法自然不會有什么效果。教師在讀書中往往扮演著指導者的角色,因此,我們應向?qū)W生傳授一些對他們有用的讀書方法。
(一)選讀法
通常,運用選讀法都是因為學生在課內(nèi)學習或?qū)懽魃洗嬖谀撤N需要,通過對有關書報的相關篇章或部分予以選擇性閱讀,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學生們在學習完《石頭書》一文后,為了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便紛紛開始有目的地閱讀《自然界的奧秘》一書,不僅語言積累得到了豐富,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也顯著提高。
(二)精讀法
精讀法這一閱讀方法主要是集中精力一字一句地對某些文章展開精思熟讀。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這一方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精讀時,一定要讓學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將口、眼、心、手等器官充分調(diào)動起來,在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做好批注,進而慢慢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三)速讀法
所謂速度法,即快速地閱覽所讀書報的大致內(nèi)容,做到不發(fā)音、不辨讀以及不轉(zhuǎn)移視線。這也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注意力高度保持集中,快速地處理與消化信息。通過速度法,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信息,若學生在讀書時只會字斟句酌地讀,勢必會和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相脫節(jié),為此應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閱讀需要,運用速讀法。
三、做好讀物推薦,擴大閱讀范圍
小學生的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普遍偏弱。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行擴展時,需充分結(jié)合他們的年齡和認知水平,以讀物的教育性、益智性與趣味性原則為基準,將相關課外書籍向?qū)W生做積極推薦。
(一)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
由于小學六年教學的跨度非常大,因此以一刀切的方式推薦讀物是不可取的,而是應結(jié)合其年齡特點,向其推薦與之適合的書籍。如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向其推薦的讀物就可以是童話故事或帶圖畫與注音的成語故事為主;而中段的學生(3—4年級)鑒于其已擁有一定的識字量與評價能力,因而向其推薦的書籍就可是《十萬個為什么》《格林童話》等;因為高年級學生已能夠獨立鑒賞事物,也可以自身獨特視角對事物進行觀察,所以向其推薦的可以是一些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世界中外名著的簡縮本。
(二)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途徑
目前,我們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各類信息包圍著孩子們。因此,教師應將各類渠道予以積極拓展,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課外閱讀機會。需讓學生知曉,身處信息化時代就要學會借助各種媒介對信息予以收集。書籍閱覽僅是課外閱讀的一部分,知識還可從網(wǎng)絡、電視中的一些優(yōu)秀欄目中獲得。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利用上述方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予以有效指導,既可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也可提高其閱讀速度,加強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相信只要學生長期堅持,他們勢必得到很快的進步,而這些均有助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