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志敏
[摘要]目前學界有關(guān)歇后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言本體方面,從文化角度所進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中英歇后語互譯過程中文化語境與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本文則選取了屬相類歇后語這一歇后語中的特殊小類運用認知語言學相關(guān)理論,特別是凸顯原則來論述漢民族文化在其中的顯著體現(xiàn)和語言與文化的互動過程。
[關(guān)鍵詞]屬相類歇后語;文化內(nèi)涵;語言與文化
一、有關(guān)屬相類歇后語的界定和類型分析
眾所周知,中國除了天干地支紀年法外,素有動物十二生肖紀年的傳統(tǒng)。如今年2016年為農(nóng)歷丙申猴年,歲次肖猴。所謂“屬相類歇后語”是指,歇后語的譬喻部分為漢語中詢問屬相的固定句型“屬什么的”,其中“什么”的具體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生肖所涉及的不同動物。具體說來,“屬相類歇后語”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動物類,這一類又可細分為十二生肖動物類和除十二生肖外的一般動物類,第二類為物體類,第三類為人物類。人物類又涉及宗教、文學、歷史中的人物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等。弄清楚這些歇后語的來龍去脈,準確地理解它們的語義,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漢語語言和文化。下面筆者根據(jù)上述分類先對各小類屬相類歇后語進行簡要分析。
(一)動物屬相類歇后語
如前所述,在中國傳統(tǒng)的十二生肖紀年法體系中,十二種動物和天干地支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構(gòu)成了新的紀年方式。從2010年到2016年,運用干支加十二生肖的紀年方法,我們依次度過了2010庚寅虎年,2011辛卯兔年,2012壬辰龍年,2013癸巳蛇年,2014甲午馬年,2015乙未羊年,2016丙申猴年。長期以來,不少人將東漢《論衡》視為最早最完整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墩摵狻の飫荨份d:“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豬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币陨鲜环N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边@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眾所周知,語言不僅是一套符號系統(tǒng),而且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和一套價值觀意義系統(tǒng),它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心理習慣、禮儀風俗、審美心態(tài)。文學家楊朔說過:“人民口語中包含著許多歇后語,大多是人們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很俏皮,很形象,表現(xiàn)了人民的智慧?!睏钏返倪@一評價無疑是對歇后語這一語言形式的極大肯定。歇后語,又稱“譬解語”,同諺語,格言等一樣屬于漢語中俗語的范疇,也是漢語習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歇后語作為俗語的一種,在體現(xiàn)語言的民族屬性和文化內(nèi)涵方面具有其他語匯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它是廣大群眾在自己的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帶有濃郁的民族氣息,積淀了豐厚的民俗風情,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內(nèi)容。具體結(jié)合動物屬相類歇后語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動物這個客觀概念域在進入漢民族文化的視野后清晰地帶上了我們漢民族人民的主觀價值判斷,折射出了漢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心理定勢。下面我們先來看四則十二生肖動物屬相類歇后語。
(1)屬雞的一現(xiàn)刨現(xiàn)吃
(2)屬雞的一專靠在地里刨食吃
(3)屬狗的一翻臉不認人
(4)屬狗的一記性好
漢民族是一個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封建農(nóng)耕社會階段的民族。在封建農(nóng)耕社會,雞和狗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兩種家禽家畜。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狗犬守護家宅;都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種體驗性很高的日常經(jīng)歷。無論褒貶,這兩種動物都勢必出現(xiàn)在漢民族特有的歇后語中來以物喻人。第一條歇后語“屬雞的一現(xiàn)刨現(xiàn)吃”抓住了雞喜歡在地里刨食的特性來大做文章??陀^而言雞刨食的這一屬性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但是它的這種屬性在人看來卻很無奈,也許相比在豬圈里吃自來食的豬而言,雞的生計是不易的。于是這條歇后語用來比喻生活貧困,干一天活維持一天生計的生活。英語中有一條類似的諺語叫“l(fā)ive from hand to mouth”也是用來比喻這種要隨時工作才有生計的生活。不難看出,由于英國沒有經(jīng)歷那么長的封建農(nóng)耕社會階段,而且農(nóng)業(yè)也以畜牧業(yè)為主,所以沒有對應(yīng)的以雞為喻體比喻生計艱難的諺語說法。第二條歇后語“屬雞的一??吭诘乩锱偈吵浴币廊灰噪u論人,用雞在地里找蟲子吃的過程來轉(zhuǎn)指農(nóng)民依靠土地生存。讓我們結(jié)合兩個語句來進一步體會有關(guān)雞的這兩條歇后語怎樣在漢語中傳情達意:
(a)沒辦法,小李現(xiàn)在失業(yè)了,只能是屬雞的一現(xiàn)刨現(xiàn)吃。
(b)哎,在農(nóng)村待久了,我就這屬雞的一??吭诘乩锱偈吵缘拿惶煲搽x不開土地??!
說完了雞,我們再來談一談狗。歇后語“屬狗的一翻臉不認人”抓住了狗對不常上門的生人即使見過下次此人登門時也似乎不認識的特性來借題發(fā)揮。本來這一特性無可厚非,但經(jīng)過漢族人民群眾的集體認知心理投射后,卻成了諷刺人不講情面的代名詞。而另一條“屬狗的一記性好”卻又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盛贊狗的記性好。而這似乎也不缺認知理據(jù)。熟悉狗的人都知道,狗的方向感很好,而且一般對主人忠心耿耿,漢語文化中也有許多狗一旦認定主人即使被狠心的主人帶到很遠的地方去拋棄后依然找回原來主人家的故事??磥?,狗是無辜的,什么時候需要記性好和什么時候需要記性差都由不得自己做主,而全看人一時的需要和心情而定。
除了“雞”,“狗”這兩種動物,十二生肖中還有很多動物也在屬相類歇后語中有所體現(xiàn)。比如“屬長蟲(蛇)的-冬天離不開洞(比喻人很怕冷,冬天離不開暖和的地方)”,“屬耗子(鼠)的-小心眼”,“屬猴的-拴不住(比喻人好動,不安分)”,“屬牛的一好斗”等。再者,一些動物雖然無緣十二生肖,但依然憑借其在漢文化中的大量體驗性具身(experiential embodiment)顯現(xiàn)在漢語歇后語中。這樣的動物屬相類歇后語例如“屬鵪鶉的-有幾口斗勁兒”,“屬百靈子的-哨得好聽”,“屬二騾子的-不小心就咬人”,“屬驢的-直腸子”,“屬泥鰍的-滑的很”“屬貓的-瞇一會眼睛就頂睡一覺”等,不再一一列舉。
(二)物體屬相類歇后語
漢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漢民族文化形成了較明顯的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特征。以物體屬性喻指世態(tài)人情是歇后語取材上的一大特點。在影響漢民族文化的諸多因素中,佛教文化不可小視。佛教思想主張萬物生而平等,生命包含生與命兩方面,我們?nèi)祟愂怯猩拇嬖?,而一切物體皆為有生而無命的存在。在這種眾生平等,萬法同宗的佛教思想影響下,漢民族的動物屬相類歇后語實際上是建立在“人是動物(MAN Is ANIMAL)”的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之上。進一步說,人不僅可看作動物,人還可看作是物體(MAN Is OBJECT)。一旦這個概念隱喻建立起來,在漢語歇后語中就很自然地有了“屬刨花的-一點就著”,“屬窗戶紙的-一點就透”,“屬碟子的-淺薄”,“屬核桃的-只能砸著吃”,“屬雞毛的-越吹越覺得自己高”,“屬蠟燭的-不點不亮”,“屬暖水瓶的-外頭冷里頭熱”,“屬瓶子的-有口無心”等等。下面我們再結(jié)合具體語句來對上述歇后語加深理解:
(1)你知道他的脾氣是屬刨花的——點就著,別惹他。
(2)小李這人是屬窗戶紙的——點就透,真是響鼓不用重錘。
(3)你看他判斷問題那么武斷,真是屬碟子的一淺薄。
(4)我看那些犯罪分子,是屬核桃的一只能砸著吃,對他們絕對不能手軟。
(5)她這人是屬雞毛的一越吹越覺得自己高,完全沒自知之明。
(6)小王天生屬蠟燭的一不點不亮,叫我怎么說他好呢!
(7)老秦是屬暖水瓶的一外頭冷里頭熱,關(guān)鍵時刻很熱心的。
(8)他是屬瓶子的一有口無心,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別放在心上。
(三)人物屬相類歇后語
有關(guān)人物歇后語的來源比較復雜,有來自神話的、文學的、歷史的,每一個有關(guān)人物的歇后語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淵源。弄清楚這些歇后語的來龍去脈,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漢民族語言和文化。
讓我們來看如下六例仿屬相類人物歇后語:
(1)屬曹操的-疑心大
(2)屬姜子牙的-能掐會算
(3)屬孫猴子-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4)屬魏延的-頭上有反骨
(5)屬豬八戒的-倒打一耙
(6)屬賣糖人的-吹得兇
在這六例歇后語中,讓我們來看兩則從字面上看其寓意不甚明了的歇后語。第一則“屬孫猴子的-從石頭縫蹦出來的”,熟悉漢語文學的人知道,孫猴子即孫悟空,《西游記》中說他是花果山的一塊石卵變化而成的石猴。比喻人來路不明。從這則歇后語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語言和文化的互動共生關(guān)系,要識解這則歇后語,讀者必須對漢語言文學有所了解才能順利實現(xiàn)從概念域1“從石頭縫蹦出來的”到概念域2“來路不明”的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過程。再看另一則歇后語“屬魏延的一頭上有反骨”,這個俗語與我國的歷史文化人物有關(guān)。魏延是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看出他“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反骨”一詞本指反抗的性格,后轉(zhuǎn)指叛逆的精神。讓我們來看兩例應(yīng)用了這兩則歇后語的語例來加深理解:
(1)他是個孤兒,小時候當別的小伙伴嘲笑他是屬孫猴子-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時候,他只能一個人躲起來掉眼淚。
(2)那小子屬魏延的-頭上有反骨,怎么也不能幫助這種人。
二、屬相類歇后語中的凸顯問題
讓我們來觀察下面兩組與“豬”和“螃蟹”相關(guān)的歇后語群:
(1)屬豬的-記吃不記打
(2)屬豬的-咬住不放
(3)屬豬的-嘴硬
(4)屬螃蟹的-橫著走道
(5)屬螃蟹的-鮮美在里面
在認知語言學中,凸顯原則體現(xiàn)為我們對語言要傳達信息的取舍和安排。Ungerer&Schmid進一步指出,凸顯超越了一般邏輯推理和事物的客觀性,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知的結(jié)果。認知主體在觀察事物時,他們的注意力選擇不同的識解角度,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知過程與相應(yīng)的語言表達式。在上述兩組歇后語中,在喻體動物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由于漢語使用者在注意力原則的制約下選擇了不同的識解角度,于是“豬”和“螃蟹”的不同特征被凸顯出來形成了比喻不同世態(tài)人情的歇后語。
三、結(jié)語
本文選取了屬相類歇后語這一歇后語中的特殊小類,運用認知語言學中的凸顯原則等理論框架論述了漢民族文化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在其中的顯著體現(xiàn)和語言與文化的互動過程。漢語歇后語是漢語中最具特色的俗語之一,運用多種理論,從不同視角切入來對其進行精細化研究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