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兒
【摘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使學生受益一生,而中學時期又是語言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先學后教;中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水平也日益提升。傳統(tǒng)的應試型人才已經(jīng)不能滿足經(jīng)濟社會的要求,我們更需要在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方面都更強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中學語文課堂實行先學后教就十分有意義。
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先學后教的必要性
(一)先學后教的具體內(nèi)涵
先學后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指在老師講課之前,讓學生先自己預習。學生按照老師事先指導的教學目標,通過翻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方法,先對知識有個大概的認識,再找出自己認為的學習中的薄弱點和重點,為課堂上聽課做準備,以便使上課學習的時候更加有針對性,提高學習效率。而在課堂上,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老師教授的內(nèi)容主要是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這樣做能夠更加節(jié)省時間。另外,老師也可以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習好的學生教學習差的學生,老師在旁把握方向和進行指導。這樣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課堂質量。另外,這種教學方法還可以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的弊端,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在中學語文課堂實施先學后教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處于啟蒙時期的學生來說,當其對于一件事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時,學習成績才能夠快速飛躍,而先學后教的優(yōu)勢恰恰在此。學生掌握了課堂的主體地位,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傳授知識,會使得他們在課上充滿積極性和樂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通過自學,學生會找出自己的薄弱點,進而在上課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為他們打下堅實的語文功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先學后教
(一)課前用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傳統(tǒng)的機械式傳授知識注定會被時代淘汰。教師除了講授書本要求的必會知識以外,更應該做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產(chǎn)生新的思想。而要做到這一點,興趣就尤為重要。首先,在授課的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那種威嚴、不近人情的形象,主動去親近學生,主動去和學生溝通,理解學生的想法,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去引導學生,使教學過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其次,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老師要注意用興趣去引導學生,可以采取游戲引課法、故事引課法、實踐引課法等。比如在講《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外邊下雪了,同學們想不想去雪地里玩兒。然后讓學生在雪地里玩的時候觀察下自己的腳印,再想想小狗、小鴨、小雞等小動物的爪子是什么圖案的,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最后,老師在課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也要注意正確學習方法的傳授,要講清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通過自學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避免出現(xiàn)方向性錯誤。
(二)采取分學習小組、做游戲等方式為先學后教服務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學習講究的是合作互學,忌諱的是閉門造車。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老師可以將4—6名同學分成一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在課下預習的時候互相溝通,自主解決不會的知識點。如果小組內(nèi)預習還有無法解決的問題,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挑選一位對該知識點理解透徹的學生,統(tǒng)一為大家講解。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同學互助互長,而且在溝通合作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升。另外,同學之間互相講解可以減少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更樂于接受,提升了學習質量。
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孩童時期,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一味的知識講授會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坐不住板凳等情況出現(xiàn)。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等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進行教學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一年級講解拼音的時候,可以將4名學生請到前面來,將他們進行編號,使他們分別代表a、o、e、i四個拼音,然后這四名學生玩“蘿卜蹲”的游戲。首先一個同學說出一個拼音,比如“a”,然后這名被叫到的同學就不能動了,他要繼續(xù)叫出下一個同學的代號。如果沒叫出來的就要接受懲罰。通過這樣反復練習,學生不僅會對拼音記憶得更加深刻而且鍛煉了反應速度和集中精力的能力,受益頗多。但是在游戲設計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fā),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快樂中提升能力,才是最終的教學目標。
(三)課上進行檢測,保證學習效果
筆者認為,先學后教雖然有許多的優(yōu)點,但是對那些不懂裝懂的學生來說,學習效果不好保證。因此,上課時教師一定要將知識點系統(tǒng)地梳理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免遺漏。而每節(jié)課老師將知識點答疑、講解完成之后,要進行隨堂小測試,主要內(nèi)容是必會的基礎知識,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可以很好地規(guī)避教學改革有可能帶來的風險,保證學習效果,適應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制度。
三、結語
當今的社會更加需要綜合素質高、學習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中學這樣基礎性的學習時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遠遠比多認識幾個生字、多熟讀幾篇文章更加重要。因此,我很贊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在寬松、快樂的氛圍中用興趣去引導學生高效學習,進而取得更加良好的課堂效果,使學生收獲終身的能力,是我們?nèi)w教師需要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
參考文獻
何玉蕊,杜明芳.關于中學語文課堂中“先學后教”模式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16(33).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