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 要:高中美術課程的開展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因為教師采用的是統(tǒng)一教學,所有學生都接受的都是相同的教育,因此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難提升。只有進行分層教學,才能獲得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高中美術;分層教學;教學實踐;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2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41
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層次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可以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到有用的知識,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升自己,從而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大化。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新的美術課堂,為了提高中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采用分層教學進行美術教學。雖然分層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對教師來說,分層教學的誕生時間不長,因此許多教師都不理解分層教學的精髓,這就導致教師很難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教學。只有正確的實施分層教學教師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那么作為新課程改革教學的實施者,教師應該如何采用措施進行分層教學呢?筆者覺得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分層教學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需要確保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保持自己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美術課堂,從而促使學生提高美術課堂學習的效率。在高中美術課堂上,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了解學生的興趣,了解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分層教學。比如說筆者在開始美術教學的時候就認真收集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特征,通過收集筆者成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愛好。收集完畢之后筆者就開始對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分組,讓學習興趣相近的學生在一個小組內學習。對高中生來說,遇到知己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因此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筆者安排興趣相近的學生一起學習就是這個目的,筆者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共同的興趣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互助關系,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進行美術交流,促使學生學習更多有關美術的東西,從而為他們更好地學習打下基礎。實踐證明,筆者采用的興趣分層教學法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學生對筆者的教學措施很感興趣,當興趣相投的小組聚在一起之后他們迅速進行了美術交流,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非常好,筆者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進行隱性分層教學
對教師來說學生的美術層次可以分為三層,分別為優(yōu)、中、差。教師可以給學生分層并制定教學計劃,但是教師絕不能夠讓學生看到這三個層次,因為對學生來說,學習能力是他們的一種隱私,優(yōu)等生可以接受教師將他們的學習能力告訴學生,差等生卻不能夠接受教師讓其他同學知道自己的學習水平,這樣會對學生的自信心遭受巨大的打擊。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引導者,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隱性分層,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得到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分層教學,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比如說在學習《紙板的創(chuàng)想——成型方法》的時候,筆者就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隱私進行了隱性分層教學,筆者在課堂上有目的地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有著接近的學習水平,然后筆者就引導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紙板任務,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手段進行制作。在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筆者會有意的往中、差等生那邊靠近,適時地給他們提供一點知道。而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筆者就沒有去指引他們,因為筆者相信他們可以自己動手或者在同學點撥下完成學習任務。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因為有序的教學變得非常好,每一個學生都融入到積極學習的氛圍中,而且他們也沒有感受到學習能力的差距,課堂教學取得了很高的效率。
三、教師需要設計合理的作業(yè)分層教學,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作業(yè)設計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教師必須注重提高分層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從美術作業(yè)中取得學習的進步。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上,教師給所有的學生都布置的相同的任務,所以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時間與結果都不同。對教師來說,這種作業(yè)設計只會給學生帶來學習能力的差距感,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能力都沒有效果,長久的實施這種教學方法只會降低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筆者在給學生設計作業(yè)的時候進行了作業(yè)分層,筆者給差生布置了一些基礎的美術作業(yè),而給中等生布置的則是帶有一定主動思維的作業(yè),至于優(yōu)等生筆者則給學生布置了非常靈活的作業(yè),完成這些作業(yè)需要學生認真思考,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迎合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對美術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每一個人完成作業(yè)的效率都得到了提升,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也變得積極起來。實踐證明,筆者的教學方案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學生的美術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培養(yǎng)。
結語: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對高中美術教師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如果教師難以完成這個任務,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很低,從而對學生以后的學習造成影響。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筆者覺得教師需要進行分層教學,通過分層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
參考文獻:
[1] 曹強.中師美術教學中因材施教理論下的分層次教學研究[D].山東示范導學,2010.
[2] 高中林.淺析美術校本課程的實施——對分層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5 (12) :140-141.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