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清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治腐敗于“未病”時,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對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從濟寧二號煤礦反腐倡廉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就積極探索反腐倡廉教育差異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徑,談幾點認識。
關鍵詞 煤礦反腐 教育方法 現狀途徑
一、礦井反腐倡廉工作現狀
近年來,濟寧二號煤礦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反腐倡廉工作指示精神,以維護礦井和職工利益為根本,圍繞中心,融入管理,扎實推進反腐倡廉主題教育、案件查辦等工作,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方向更加明確、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顯,全礦呈現出風清氣正、人心思進、和諧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但是,看到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發(fā)現黨員干部違規(guī)違紀現象依舊存在,私設“小金庫”、克扣職工工人工資、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等典型問題時有發(fā)生。
二、差異化教育的具體實施
進行反腐倡廉教育差異化教育,就是要突出教育的針對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性。筆者從教育對象的年齡層次、業(yè)務類型、身份特征三個方面,分析不同類型的特點,研究腐敗現象發(fā)生原因,提出教育對策,開展教育實踐。
(一)區(qū)分不同年齡層次,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腐敗問題中的年齡現象被人們廣泛提及,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可能誘發(fā)不同的腐敗現象。而26歲、35歲、59歲等年齡階段,因為腐敗問題高發(fā)頻發(fā),而被冠以“26歲現象”、“35歲現象”、“59歲現象”。
一是針對“26歲現象”人群開展理想信念教育?!?6歲現象”主要指年齡大約在23—30歲左右年輕人,他們工作時間較短、私心雜念較少,但政治覺悟較低,思想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誘惑。針對“26歲人群”,重點開展想信念教育、職業(yè)操守教育,豐富教育活動載體,組織開展富有青春朝氣、年輕人喜歡參與的主題活動,潛移默化中促進他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事業(yè)觀的養(yǎng)成。
二是針對“35歲現象”人群開展警示教育。“35歲現象”指年齡大約在30—45歲的工作中能夠獨當一面人群,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現象。他們通常是企業(yè)科室負責人或者基層區(qū)隊長、書記,在人事調配、工資獎金分配方面有一定的權利。對“35歲人群”主要進行警示教育,通過召開案例警示大會、組織赴監(jiān)獄警示教育、邀請地方檢察機關來礦做職務犯罪預防專題講座等方式,教育其引以為戒、重在防范,達到關口前移、警鐘長鳴的作用。
三是針對“59歲現象”人群開展自我教育?!?9歲現象”指年齡大約在50歲以上,即將退休或內退的人,懷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趁在位之機撈一把的現象。針對“59歲人群”,教育的重點是開展自我教育,引導其通過自身的學習、實踐、反思、總結來提高自身政治素質、理論素質和業(yè)務素質,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將法律、紀律等他律轉為高度的自律,把外在的強制轉化為內在的自覺,提升黨性修養(yǎng),錘煉人格品質。
(二)區(qū)分不同業(yè)務類型,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按照煤礦生產中的不同職能,區(qū)分出機關科室和基層區(qū)隊兩個層面,根據他們業(yè)務分工的的不同,有針對的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一是對機關科室人員開展服務意識教育。礦井機關科室工作主要是在以業(yè)務指導、技術服務和安全監(jiān)督為主要業(yè)務內容,它具有服務和監(jiān)督的雙重職能。針對礦井機關科室人員,主要從增強服務意識,杜絕“慵懶散”、杜絕“吃拿卡要”等方面,通過機關科室考評、勞動紀律檢查、糾風專項治理等形式,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實踐活動。
二是對基層區(qū)隊人員開展宗旨意識教育?;鶎訁^(qū)隊以生產為主要業(yè)務內容,是職工工作的具體單位,基層區(qū)隊的工作與職工生產、利益分配各個方面息息相關。基層區(qū)隊違法違紀人員相對單一,一般為區(qū)隊長、書記等單位“一把手”和會計、材料員關鍵崗位人員。對基層區(qū)隊的反腐倡廉教育從關心職工角度出發(fā),重點圍繞職工關心關注的民主管理、工資獎金分配、廠務公開等方面開展教育,切實維護職工權益,杜絕損害職工利益行為。
(三)區(qū)分不同身份,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區(qū)分領導干部本人和領導干部親屬兩種身份,根據其身份特點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一是對領導干部本人開展廉潔修身教育。領導干部身處一定領導崗位、有一定權利。針對領導干部本人,重點了開展廉潔從業(yè)、廉潔修身教育,通過開展廉潔從業(yè)承諾活動、堅持收入申報、婚喪嫁娶報告、禮品登記等制度、組織開展領導人員關聯(lián)交易和利益輸送問題自查自糾等活動,教育其用好手中權利,同時督促其管好親屬及身邊人。
二是對領導干部親屬開展廉潔齊家教育。領導干部的近親屬往往可以通過權力尋租,利用領導干部的職務便利或者職務影響力取得利益。針對領導干部親屬,通過開展“廉內助”、“賢內助”活動、“廉潔陽光”家庭評選等活動,強化他們的廉潔意識。
三、反腐倡廉差異化教育的實施效果
通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探究反腐倡廉教育的規(guī)律及特點,堅持以人為本,區(qū)分層次,因人施教,進行反腐倡廉差異化教育,避免了“一刀切”、“一鍋煮”,使反腐倡廉教育更貼近黨員干部的思想,有效地提高了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做到了入腦入心,提升了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