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礎階段,是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音樂教育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本土音樂文化在幼兒的成長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將樂人杰地靈,有著豐富的本土音樂資源,“南詞”又稱“八韻南詞”,它的源頭來自浙江的婺劇,由浙江的流浪藝人經江西傳入將樂縣,后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fā)展而形成的一種帶有將樂地方韻味的劇種,是將樂的主要地方曲藝。為了在當?shù)匦纬勺约旱挠變阂魳方逃厣?,本文闡述了如何將本土的音樂資源完美的整合到當?shù)氐慕逃虒W中,給幼兒音樂教育增添更多的歡樂學習氛圍,挖掘幼兒的音樂學習天賦,形成高質量的幼兒音樂教育水平。
【關鍵詞】幼兒教育 音樂教育 本土文化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203-01
一、本土音樂文化應用到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成長的階段,本土的音樂文化無處不在,時時刻刻的影響著幼兒的日常生活,不僅如此,我國教育歷來倡導傳承優(yōu)質的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在本土的音樂文化中,到處充滿著民族文化以及當?shù)貧v史文化的影子。
當下,多數(shù)的幼兒園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引用了外國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對于周邊的本土文化卻十分忽視,家長也沒有充分的認識到幼兒音樂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認為在幼兒階段學習音樂只是給孩子培養(yǎng)了一個興趣,關注幼兒音樂教育的學習結果,僅僅是從幼兒唱歌音準不準這些表面的層面進行判斷,往往忽視了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過程。
將樂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地方,在這一帶,本土的音樂資源豐富且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南詞”起源于浙江的婺劇,經過我縣民間藝人的傳承與發(fā)揚在當?shù)匦纬闪藙e有韻味的音樂文化,也是將樂地帶的主要曲藝文化,“南詞”的音樂內容是起源于生活的,在當?shù)厝嗣竦纳钣兄芮械穆?lián)系,并且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其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與幼兒的生活成長經驗也非常得貼近,是幼兒比較容易接受的。
將樂“南詞”具有獨特的唱歌形式以及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優(yōu)秀的、朗朗上口的童謠,例如:“月光仔”、“客家擂茶謠”等等,這些童謠伴隨著幼兒的成長,也富有童趣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給幼兒的印象十分深刻,用這些優(yōu)秀的童謠搭建本土文化與幼兒教育的橋梁十分合適,當?shù)氐挠變航處熆梢詫⒆约旱某砷L經驗以及當?shù)氐奈幕昝赖慕Y合在一起,結合幼兒音樂學習的實際情況編制符合當?shù)匾魳肺幕厣膶W習教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對這些本土音樂文化進行深度挖掘,找出一些對于幼兒成長有幫助的音樂學習資料,將本土音樂文化拓展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為幼兒提供富有生命力的教學,弘揚當?shù)氐奈幕?,從小激發(fā)孩子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繼承悠久的歷史文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二、融合幼兒音樂教育與當?shù)乇就烈魳肺幕牟呗?/p>
1.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營造本土音樂文化,使幼兒熱愛當?shù)氐囊魳?/p>
幼兒階段的學習最重要的是教師的引導,教師在這一階段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為幼兒的音樂學習創(chuàng)造氛圍,使本土的音樂文化時刻影響著幼兒的心理成長。
日常生活中,教師可在幼兒休息或者是玩耍的時間段內給幼兒播放當?shù)氐囊魳?、戲曲或者是童謠,其深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之中,給幼兒日常生活增強愉悅的氛圍,不僅如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游戲過程中給幼兒準備一些民間文化的游戲材料,如在班級的活動區(qū)域內創(chuàng)設“擂茶館”,提供當?shù)乩薏栊枰睦蘩?、擂輥、芝麻等材料,幼兒可以自由地跟隨音樂“客家擂茶謠”,在自己親自動手擂擂茶、喝擂茶的過程中,感受家鄉(xiāng)的擂茶文化。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感受當?shù)氐囊魳贩諊?,逐漸對其產生學習興趣。
2.為幼兒準備適當?shù)囊魳穼W習素材,激發(fā)幼兒對于本土音樂文化的學習興趣
本土音樂本身就與當?shù)氐奈幕兄芮械穆?lián)系,為了深化其對于幼兒的影響,教師應當選擇恰當?shù)囊魳方滩慕o幼兒樹立本土文化的學習意識,在日常的幼兒教學的過程中給幼兒播放一些鮮明、生動的民俗音樂,引起幼兒對于民俗音樂的情感共鳴,讓他們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并激發(fā)幼兒對當?shù)匚幕a生好奇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主動探究學習。
教師在選擇音樂教材的時候要注意教材的學習意義考慮,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具有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并且教學內容是符合幼兒對于事物的認知的,如家鄉(xiāng)民謠《月光仔》表現(xiàn)的是家鄉(xiāng)的擂茶文化,家喻戶曉,根據(jù)童謠改編的《恩逮做堆飛》,闡述了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嬉戲的愉快場景,促進幼兒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在無形之中影響幼兒梳理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為幼兒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3.融合本土音樂文化教育的時候積極創(chuàng)新,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作
在開展本土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音樂活動的多樣性以及趣味性,使得幼兒從小就樹立起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在開展本土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實踐。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可巧妙的結合當?shù)氐乃囆g、文化形式,在欣賞、學習當?shù)匾魳返倪^程中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感受大膽的說出來。為了使孩子們對于音樂的認識更加得多樣化,可以將民間音樂中涉及到的當?shù)孛耖g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播放音樂,使得幼兒對于本土音樂有更深層的認識,鼓勵孩子們大膽創(chuàng)造,隨著音樂的播放舞動自己的身體,實現(xiàn)多方面的學習與活動。增強民間音樂學習的趣味性,鼓勵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音樂表演劇,如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可提供一些當?shù)亍笆臭[”音樂中常使用的樂器:嗩吶、鼓、平鑼、小鑼、大鈸、小鈸等,孩子們一邊演奏樂器,一邊跟著“食鬧”音樂中喜慶、歡快的節(jié)奏,模仿當?shù)佚垷舨冉?,舞龍等民間游戲。以本土化、生活化、游戲化的音樂教育為突破口,使得幼兒對本土音樂學習時刻保持著高度的學習熱情。整合幼兒各領域的學習,讓孩子們在音樂活動中敢說、敢唱、敢表現(xiàn)、敢創(chuàng)造。讓幼兒在各個活動中都接觸當?shù)氐谋就廖幕處熯€可以利用家長及社會資源,通過親子音樂會讓本土音樂成為家園共育的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本土音樂活動,從各個角度給幼兒提供學習資料以及接觸本土文化的機會。
三、總結
幼兒學習階段是幼兒成長的重要階段,對于幼兒未來的成長以及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為了給幼兒正確的引導以及性格塑造,教師應當從多個角度引導幼兒從事音樂學習,不僅要從外國音樂文化出發(fā),還要給幼兒更多學習當?shù)孛袼孜幕臋C會,充分利用當?shù)氐谋就烈魳焚Y源,對優(yōu)質的音樂文化進行解讀和利用,創(chuàng)新幼兒音樂教學模式,從小幫助幼兒拓寬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且從根本上培養(yǎng)幼兒對于家鄉(xiāng)的熱愛情懷,對于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使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繼承自己家鄉(xiāng)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真正地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柳雨彤.幼兒音樂教育中本土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 2014.
[2]徐春艷.河南本土音樂資源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 2014(4):26-26.
[3]廉玉柱.試分析如何將河南本土音樂文化引入幼兒園音樂課程[J].音樂大觀,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