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君
【摘要】“優(yōu)化教學,提高效益”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夙愿,是永恒的課題。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學生,所以學生學到了什么,學會多少,學習積極性幾何,永遠是檢驗課堂效果的試金石。教學要調動每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得到同等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學不能千人一面,一定要照顧每一層次的學生主體。所以彰顯了分層教育的必要性,接下來就如何實施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展開研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 分層教學 學生主體 高效課堂 同等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39-01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所有的學生都用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其實出現許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兩極現象的嚴重分化。相信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要想讓班集體內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分層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分層教學這一共識達成后,接下來就是如何分層,如何教授,如何提升的問題了。下面我們分層教學的探索實踐與總結展開研討。
一、如何分層
對于班內學生分層怎么分,其實很多教師都是沒有經驗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學習程度差異,分層一定要照顧實際,還要考慮心理、認知上如何引導學生。作為教師,首先要把握學生層次,可通過摸底測試、談話、自評、各學科老師評價等綜合考量。但這要求教師要主動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從心里上和他們拉近距離,幫助他們正確的對待自己的差距。
在教學分層的探索中,我認為:要可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態(tài)度、偏科程度、心理特點等四個維度將學生分為A、A-、B+、B、B-、C+、C七類,其中帶“+、-”號的為觀察實驗期,也稱為過渡期。A類學生為智力水平高、接受理解力強、學習積極、成績優(yōu)秀。B類學生為智力水平較好、學習態(tài)度端正、成績中等左右。C類學生為基礎和智力一般,學習比較自卑、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
分層的同時,要強調層級是動態(tài)的,是可以變化的,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級別發(fā)展,注意學生接受度,監(jiān)控學生情緒,避免產生自暴自棄等行為。
二、分層備課
教師要有備而來,對于分層過程與結果全盤把握。不同層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方案,根據教材大綱,C層學生要求以基礎練習為主,夯實其本功。B層學生要求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并利用舉一反三,找到解題的關鍵,靈活用到其它題型。A層學生要求在B層基礎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良好的數學素質。
三、分層教授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授要按學生的水平設置授課方式、授課內容和教學目標,對課本知識進行分層授課,舉個例子代數題:
22(a-b)3-6(a+b)5
分解多項式對于B、C層次的學生而言,顯得有些難度,這時可以將例題:分解下列各式:(1)X2-9Y2;(2)22X3-6Y2;(3)22(a-b)2-6(a+b)5。
這樣第三層讓A、B類的學生掌握,1、2層級要求C類的學生掌握。同時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去攻堅克難,進行第三層的掌握。
同時,課堂提問也要注意分層:如在判斷等腰三角形時可以設計三個問題:(1)判定命題“如果兩邊相等,他們是否是等腰三角形?!保?)列舉說出三個等腰三角形的真命題?(3)說出題目的逆倒是什么。第一個問題針對C類學生而設計的,而第二、三問題是對A、B類學生而設計的,通過不的思考提升其數學思維,善于動腦思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四、分層訓練
課堂練習是訓練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步驟,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都需要通過練習提高自己的解題技能,題型應先易后難,逐漸的進階。根據不同層級學生,選擇難度適中的題目進行課堂演練。如完全平方公式的訓練題分解因式的練習:(1)㎡+4m+4;(2)25a2+10ab+b2;(3)(x+y)2+10(x+y)+25;(4)(a+b)4-18(a+b)2+81。學生訓練時老師應該先行讓學生試著去解所有的題型,但是對于相對較弱的學生做2、3題時要適時占撥,以正向強化為主?;蛘邔τ陔y題要允許小組成員分組討論,在課堂練習中逐漸形成競爭意識,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五、分類指導
進行分類指導,在上自習時要進行答疑,及時解決學生疑慮,加強對B、C類學生的輔導,對于A類學生可以開拓課外的一些練習,如做一些難度高的典型例題。也可以讓A類學生充當老師的角色,對B、C類學生進行指導,先進帶落后,達到共同進步。通過指導與互動的結合,大家向著各自目標奮進。
分層教學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是非常具有實踐意義的,他能幫學生真正的學會、學懂,做到每節(jié)課都能學有所得,從各個層面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制定個性化目標、進行個性化考核。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信,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通過學習提高,實踐應用,進行真正的實踐探索,創(chuàng)造出讓我們自己的實踐成果。
參考文獻:
[1]高小兵.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層次目標和教學過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
[2]卞蘭娣.初中化學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科學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