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青
摘 要: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之一,代表著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凝聚,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但由于受各地教育水平和人民素質等影響,導致文化產品過于陽春白雪,不夠接地氣;缺乏具有專業(yè)知識和素質的人才;文化產品與服務過于單一,群眾參與度不強。美術工作作為可視性的創(chuàng)造,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學習,是在觸摸歷史的脈搏;同時,它也是對現(xiàn)有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在延續(xù)經典的光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發(fā)揮好美術工作的作用,需要加強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重視美術教育、加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保障專項資金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積極文化氛圍等方面。
關鍵詞:美術工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5-00242-01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述
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凝聚全國各族人民智慧,豐富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淀,中央多次發(fā)布有關文件都不斷指出要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群眾日常生活、服務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效能。
近年來,在黨領導的密切關注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取得長足進步。各市縣建成有當?shù)氐膱D書館、文化館,并不斷加大資金力度促成博物館、紀念館、文體活動中心等建設,多渠道、多方位、多層次提供人民文化產品與服務。
二、制約因素
雖然公共服務文化體系的構建已經初見成效,但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構建讓群眾滿意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需要繼續(xù)努力。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就是我們要著力解決的重點。一是文化產品過于陽春白雪,不夠接地氣。特別是反映在農村地區(qū),過于艱澀深奧的文化產品難以走進人民的日常生活,老百姓也嘗嘗望“書”興嘆,費力不得理解。二是缺乏具有專業(yè)知識和素質的人才,對本區(qū)域內的文化建設加以引導。許多管理文化工作的工作人員只是兼職或者是門外漢,他們尚且不懂,更遑論淳樸簡單的人民群眾。三是文化產品與服務過于單一,大多數(shù)都是擺放整齊陳列劃一的圖書,缺乏吸引力,公眾參與度不高。
三、美術工作的作用
美術工作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專業(yè)從事創(chuàng)造可視性的立體或平面藝術的工作。其中平面藝術包括繪畫、設計等;立體藝術包括雕塑、建筑等。總的來說,美術工作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學習,是在觸摸歷史的脈搏。美術工作者不斷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內涵,承擔著保護民間藝術和藝人的責任。同時,美術工作是對現(xiàn)有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在延續(xù)經典的光輝。圍繞著以人民為中心,創(chuàng)造一大批優(yōu)秀的迎合時代趨勢、符合當?shù)貙嵡?、招的群眾待見的作品,讓文化活動充分活躍起來。
專業(yè)的美術工作人員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中流砥柱。他們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扎實開展適合當?shù)仫L俗習慣、適合當?shù)厝嗣袢罕姷幕顒有问?,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力保障。美術設計融入了當?shù)氐闹髁魈厣谌肓水數(shù)厝嗣竦囊笄信瓮?,更加接地氣,更加吸引人?/p>
從以美術為主體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來看,美術工作是各個基礎建設中的有力支撐,是各個文化活動的主要媒介,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書畫展等形式中,美術作品是最主要的呈現(xiàn)形式,通過真實可感的藝術作品,普通人民群眾可以更直觀地接觸藝術文化,更深入地感受文化積淀。多種多樣的藝術作品,會潛移默化地提高人民的審美能力和水平,在無形之中形成文化積累。
四、保障措施
為了建設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發(fā)揮好美術工作的作用。必要時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重視美術教育、加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保障專項資金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積極文化氛圍等方面。
1.重視美術教育,加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要重視美術基礎教育,增設美術鑒賞、美術學習等課程,整體提高人民的審美能力和水平;加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鼓勵有真本事、會創(chuàng)新的人才發(fā)揮靈感,為文化建設添彩。積極開展文藝匯演、群眾運動會等豐富形式,建立健全獎勵機制,開展文化創(chuàng)造工作,鼓勵社會多出優(yōu)秀作品。
2.保障專項資金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專項資金用于發(fā)展美術工作,建設以博物館、書畫展等美術主體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豐富美術支撐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充分發(fā)揮其對引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引領、輔助作用。
3.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積極文化氛圍。加大優(yōu)秀美術作品以及杰出的美術工作人員的宣傳力度,在主要的宣傳欄和陳列室粘貼有關作品和事跡,擴大群眾的知情面,在全社會形成一股追求真善美品味真善美的主流力量,構建積極向上的公共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包國民.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美術工作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2(12).
[2]楊德輝.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戰(zhàn)略思考[J].創(chuàng)新,2007(03).
[3]李國新.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圖書館發(fā)展——《關于加快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解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