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君
摘 要:“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的任務型教學法是將單個或多個教學目標融合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把語言應用的理念轉(zhuǎn)化為以“任務”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方式的一種有益嘗試。本文主要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現(xiàn)狀與任務型教學活動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兩方面,探討了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所應遵循的原則,任務設計的步驟與對話教學中的任務活動類型,并通過生動的教學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對話教學中具體實施“任務型教學法”。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小學英語 對話教學
一、小學英語對話教學
1.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現(xiàn)狀及分析
目前,在實際的對話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所學的對話會讀,會背,但就是不會用。在具體的應用中,他們的反應有時都慢好幾拍。反思我們的課堂,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對話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老師甚至只是圍繞書本上的Lets talk展開,覺得學生只要會讀會說Lets talk 的內(nèi)容,我們的對話教學就成功了。于是,有些老師通常采用這樣的方法:① 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從單詞到句子再到對話的訓練,完成對話教學,② 照搬教材,在課堂上先讓孩子們聽錄音或聽教師朗讀,然后模仿,接著讓他們分角色朗讀,表演,如果對話中有不認識的單詞或難度的句子,教師再重點講解訓練。雖然孩子們學了不少“對話”,也能理解對話的意思,但真正的交際能力提高不大,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1]
2.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小學英對話教學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目前正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情境對話和語篇閱讀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些對話都是從孩子們的生活中發(fā)掘出來的,因此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問好,詢問職業(yè),天氣,買東西等語言材料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交際能力。英語新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因此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法。[2]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闡述
1. 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
所謂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diào)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體現(xiàn)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3]
2. 設計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任務時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任務應具有真實性和可操作性原則;第二,任務應具有趣味性原則;第三,提倡任務的互動性和合作性原則;第四,注重階梯型任務鏈原則;第五,任務應具有實用性原則。
3.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任務類型
(1)列表型任務(2)排序,分類型任務(3)比較型任務(4)解決問題型任務(5)分享個人經(jīng)歷型任務(6)創(chuàng)造型任務
所有的任務包括三種信息溝通活動,第一,信息差活動(information-gap activity)要求學生把信息從某人傳遞給另一人;第二,推理差活動(reasoning-gap activity)要求學生從已知信息推斷出新信息;第三,觀點差活動(opinion-gap activity)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的愛好,感情,態(tài)度,觀點等。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運用
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運用模式流程為:Warming-up—Pre-task—While-task—Post-task—Evaluation
1. Warming-up,在熱身環(huán)節(jié),教師可與學生進行自由談話,唱歌,做游戲等。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語言做事。
2. Pre-task,在此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和學習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知識,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
3. While-task,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數(shù)個微型任務,構(gòu)成階梯型任務鏈,學生可以與個人,兩人或小組合作等形式完成各項任務,教師呈現(xiàn)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合理分解任務,設計任務鏈,如采用聽故事,設想結(jié)局,聽故事回答問題,給圖片設計對話,角色扮演等,任務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保證學生完成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完成教學內(nèi)容。
4. Post-task,各小組向全班展示任務結(jié)果,一個人,小組或小組代表的形式展示任務結(jié)果,如圖片,調(diào)查表,設計的圖畫,新編的歌謠,情景表演等等。
5. Evaluation,以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或教師點評等方式進行評價,評選出表現(xiàn)最佳的小組或個人。[4]
三、實例分析
本案例的教學內(nèi)容選自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Part B, Lets talk。教學內(nèi)容見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七頁:
在warming-up環(huán)節(jié),首先設計了一個Brainstorming的任務,讓學生說出學過的動詞短語,如do homework, wash my clothes, play ping-pong, read books, cook等,其次設計了一個根據(jù)觀察my week的表格用頻率副詞寫句子的任務,I always cook;I usually wash my clothes;I often play sports;I sometimes read books;I never do homework.her mother; 其次,listen again and circle the things Sarah often does on the weekend; 再次,discuss and express(滲透情感教育,周末在家?guī)透改父尚┝λ芗暗募覄栈?,要關心體貼父母), Q: Is Sarah a good girl? Why? 接著,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analyze these sentences, “My mum worked last night. That sounds like a lot of fun. You need a robot to help you.”在此討論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最后,role-play the dialog.
在Post-task環(huán)節(jié),首先設計了一個調(diào)查的任務,用所學的句型去調(diào)查別人的周末是怎么過的;參考句型: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I always/usually/often… ;Do you often… ?其次,四人一組設計一個合理且有意義的周末,利用思維導圖展示。在Evaluation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互評選出最有意義的周末,教師加以點評。
參考文獻
[1]歐陽俊林,2007,英語教學論。中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2013,英語新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童永安,2005,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江西省教育資源信息網(wǎng)。
[4]Jack C. Richards.2010.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在Pre-task環(huán)節(jié),首先設計了一個利用頻率副詞造句的任務;I usually/sometimes/... play sports on the weekend.其次,讓學生欣賞my weekend的自制視頻,然后給視頻選個標題;最后讓學生再觀看一遍視頻完成表格(滲透情感教育,合理安排周末,勞逸結(jié)合);
在While-task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多個微型任務構(gòu)成了一個階梯型的任務鏈,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完成各種任務,從而完成教學內(nèi)容。首先listen and choose, Q: Who is shopping today? A: Sarah B:Sarah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