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香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和寫作能力是重點。文章結合教學經(jīng)驗,從觀察生活、積累財富,經(jīng)典導讀、引導鑒賞,自我修改、升華意識三個方面研究從生本出發(fā),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使學生靈活地運用語言,感受語文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教育;作文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4-0040-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生活的豐富多彩,網(wǎng)絡化的普遍,讓人們越來越依賴于信息的便利,給文化的發(fā)展帶來了影響。在瞬息變幻的信息時代,如何能夠靈活地運用語言,成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從生本教育理念出發(fā)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語言,感受語文的魅力。
一、觀察生活,積累財富
語文是學習一切知識的重要基礎,想要學好其他科目的知識,首先應該學好語文。而在各種科目中,語文是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其中作文又是語文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在之前的作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機械地傳授給學生大量的文化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從而來積累作文素材,這樣做的效果是學生在作文中寫的例子往往不那么恰當,顯得特別生硬。同時,寫出的文章沒有一點新意,思維也受到了限制。當教師在布置一篇關于假期生活的作文時,會在放假之前就告訴學生,在假期中,自己一定要真正地去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哪怕是發(fā)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當假期結束之后,學生來到學校寫的第一篇作文,并不是一些很重要的題目,只是發(fā)自內心地寫一下自己的心靈感受。學生中很多人寫的素材很簡單,但是很有意義。比如說今天在親戚家發(fā)生的一件事或在逛街時看到感人一幕的感慨等。還有一次就是教師帶領全體同學去郊外的一個果園摘水果,學生們很開心,但是當大家都來寫這次的感悟時,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學生觀察得很仔細,而有的學生則描述了一些所見所聞。當每個人靜下心來仔細地想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一切語文素材的最好來源。當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寫著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所見所聞時,將不再是簡單的華麗的詞語堆砌,更多的是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思維也隨之變得靈活,讓學生切實地體會到生活帶給學習的樂趣,從而不再為寫作文而寫作文。
二、經(jīng)典導讀,引導鑒賞
在教學過程中,僅僅觀察生活是遠遠不夠的,閱讀在寫作中也有很大的作用。當閱讀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學到很多知識,并能夠從中汲取有用的知識,使學生的語言積累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尤其在寫作課堂上,教師經(jīng)常會用一節(jié)課來帶領學生進行經(jīng)典閱讀。比如說,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時,教師首先會安排學生讀一個片段,在一定時間后,教師會和學生對這一段進行探討。因為學生年齡太小,對于一些情況不是很理解,“尤其是,在這種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認識他,乞求他的祝福,這給了我莫大的安慰。這種幸福足以補償我曾經(jīng)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還有余?!睂τ谶@句話,學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那種心情,而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要帶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心里,去更深切地體會魯濱遜當時那種復雜的心情。之后教師會讓學生來談一下讀后感,說出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當然了,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讀名著來學習在描述一個人的心理時的方法和詞語的運用,以及在寫一些面對困難時如何克服的經(jīng)典素材。這樣的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加寫作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全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自我修改,升華意識
習慣的培養(yǎng)具有長期性,如果學生想要有一個很好的寫作習慣,就需要進行不斷的練習,反復訓練,不斷強化,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落實,不斷實踐,最終才會有一個很好的寫作能力。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于學生習作的全過程。教師會讓學生從簡單的口語交際,仿寫句子、段落,續(xù)寫結尾等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要通過他們自己寫的一些話語、段落等,讓其他的學生進行討論,仔細看一下句子是否流暢,語句是否可以更優(yōu)美。曾在一節(jié)課上,有名同學說到一棵魁梧的大樹,而在聽的同學很快就想到了“魁梧”一詞是用來形容人的,而形容樹的時候,可以用參天大樹來形容樹的高大。如果是一個人的話,就很難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這樣的交流,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另外,當學生完成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會讓學生自己先對文章進行修改,改到自己滿意的時候再交上來。每兩個星期,當學生積累一定的新知識后再重新來審視自己的文章,做進一步的改進,這樣,就會有不斷的提高。只有自己的修改意識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才會不斷地進步,學生的寫作意識才能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本,要從觀察生活、積累財富,經(jīng)典導讀、引導鑒賞,自我修改、升華意識三個方面出發(fā),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使學生靈活地運用語言,感受語文的魅力。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帶給學習的樂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質、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瑞紅.“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作文教學實踐[J].中學語文,2012(15).
[2]黃遠容.運用生本理念進行作文教學[J].廣東教育,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