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東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引入比較教學法,適應美術教學需要,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文章從關于比較教學的理論研究,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比較教學法的優(yōu)越性以及比較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三方面對運用比較教學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比較教學法;實際運用;創(chuàng)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4-0063-01
小學生處于成長發(fā)育的基礎階段,對外面世界的探索欲非常強,在小學課程中開展美術教學,恰好滿足了學生對美的需求。美是帶有多種層次的,不同的人對美的理解不同,比較教學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確定學生普遍基礎水平,幫助零基礎的同學也能認識美的價值。
一、關于比較教學的理論研究
比較教學法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將教學活動中的認識對象按統(tǒng)一標準進行比較,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區(qū)分認識對象的優(yōu)劣、主次,幫助學生達到正確了解和掌握認識對象的目的。比較教學法三要素是:比較對象、比較內容、比較方法。取沒有可比點的事物進行比較沒有意義,須例舉具有相似點的事物,使學習者對比較對象存在的異同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發(fā)展。教師可以選擇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橫縱結合比較等方法,從多個角度提升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
二、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比較教學法的優(yōu)越性
學生對如何認識事物往往帶有疑惑,美術教師可以營造輕松的氛圍,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教給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學生對美的最初認識來自于對事物的知覺感知以及感覺感知,小學美術教育從認識美術這一角度出發(fā),能幫助學生達到徹底、全面感受美的目的,感知事物本身具有的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引導學生探究美術的意義和追求大自然的奧秘相融合作為根本目的,使學生在大自然鮮艷的顏色、美好的形態(tài)中體會美,進而根據(jù)流暢的線條以及構圖完整的畫面產生豐富的想象。同時,要讓學生能夠全面感受到美術作品的美,教師將比較教學法運用到美術教學中,能夠讓對探究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小學生通過自己的判斷,正確認識事物。教師運用比較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認識事物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從而達到改善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比較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發(fā)揮好美術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實物作為學生的觀察對象,如水果、植物等。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指出比較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比較對象的空間聯(lián)系、時間聯(lián)系等方面入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事物的異同進行比較,然后進行總結,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在比較中增加認知。在同一節(jié)美術課,美術教師可以選取不同的學生作品,讓學生就美術作品的異同進行比較和評價,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對自身美術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還能讓學生了解其他同學的作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生在比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就會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對學生給予贊揚和鼓勵。教師要善于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比較教學法。
(2)營造生動傳神的課堂體驗。小學生對游戲的興趣遠高于對美術基礎學習的興趣,教師要讓美術教學充滿趣味性,可以開展游戲活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美術課程中的“樹葉貼畫”能夠充分吸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對樹葉的認知。美術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帶一些樹葉,告訴同學們適合制成樹葉貼畫的植物葉子,同時展示優(yōu)秀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做樹葉貼畫不要拘泥于傳統(tǒng)的金魚、蝴蝶、花朵等形象,可以將樹葉做成時尚的裙擺。近年來,在各大高校服裝設計學院舉辦的“樹葉貼畫”活動中,學生設計的美麗裙子贏得充分好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同學們展示樹葉貼畫作品,最好將幾幅帶有共同點的作品同時進行展示,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運用各種比較方法,找尋事物的共同點,主動了解美術,在生活中尋找美。
(3)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自信心。美術教學從根本上說屬于藝術范疇,小學生與生俱來的豐富想象力和卓越的創(chuàng)造力,為美術教學提供了基礎。教師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鼓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小學生自我控制力較弱,可能在水彩畫教學過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解,會自顧自地玩弄水彩顏料,將課桌弄得一團糟。美術教師不能因此對學生過分責備,要用學生能夠接受的語言和語氣,告訴學生這樣做不對,要將作品畫在畫紙上,更應該認真聽講。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自信心,可以在教室墻壁上展示學生作品,既能為教室增加生動的氣息,又能夠讓學生產生榮譽感。
四、結束語
總之,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比較教學法,讓學生在比較中增長知識,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的美術教學,不僅要提高美術教學質量,還要幫助學生認識美、發(fā)現(xiàn)美,提升學生美學品位,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李運莫.比較教學法略論[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3(03).
[2]趙娜.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同課異構”[J].美術教育研究,2017(03).
[3]陳美香.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交給兒童開啟美術之門的金鑰匙[J].菏澤學院學報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