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玲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催化劑。如何提高職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注重師生感情的培養(yǎng),讓學生選擇認可你并因此喜歡上語文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課堂教學藝術,多鼓勵,讓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 課外活動 教師素養(yǎng)
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之不足;持久的興趣,能促成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職高學生傾向來看,興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興趣才會引起注意,有興趣才能激起情感,有興趣才能有發(fā)展動力,才不至于對所學內容產生厭倦。此外,教師還要提升個人素養(yǎng),從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那么如何激發(fā)職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近幾年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一、和諧、融洽、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習語文興趣的開始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對矛盾,如何解決好這個矛盾,即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對能否完成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就會“愛屋及烏”,對這個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好這門課。反之,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位老師,甚至對其產生逆反心理,也就談不上學好這門課了。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只有這樣,師生關系才能和諧,感情才能融洽,學生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即便是品德差一點的學生也會有優(yōu)點,因此,教育者應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并在適當場合給予表揚;用師愛去喚起后進生的學習熱情。[1]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激發(fā)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因而“激活”學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然而,在當前的職高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認為職高生的基礎知識差,理解能力差,讓他們回答問題,不但答不上來,反而鬧許多笑話,還不如自己一切包辦,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只是一個純粹的記錄員。這樣教學,學生的積極性不但提不高,還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認為語文越學越沒味。有的同學干脆就不聽課,教師布置作業(yè)就抄同學的,甚至不做作業(yè),產生抵觸情緒。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呢?[2]
1.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氛圍。教師的微笑能實現(xiàn)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教師的微笑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的微笑能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他們會隨著教師的講課而思考問題積極發(fā)言。因此,教師應用微笑給課堂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他們會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和愉快的心情,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課堂氣氛至少應該是在不屏棄嚴肅、莊重的同時多一些寬松與和諧。
2.要把課堂的“舞臺”讓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是知識的“接收器”。素質教育特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必須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知識的激活和內化,離不開體主的實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起主導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啟發(fā)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
3.在課堂上要貫徹激勵性原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拇指教育”不光是小學生需要,職高生也需要。由于職高的語文學習水平、以往的學習歷史和學習心理,需要老師及時捕捉、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他們表揚、鼓勵。使他們樹立起自信,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是激發(fā)學習語文興趣的重要形式
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珍惜、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予以正確引導。作為90后的中學生,他們精力旺盛,自然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凡新奇、有趣的事物,都會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對這些事物產生廣泛而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外活動,積極創(chuàng)設意境,調動學生思維,增加其興趣的廣度,增強其興趣的持久性,努力發(fā)揮其有效興趣。積極開辟語文的第二課堂,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其知識,開闊視野,增長其聰明才智。對于學生中流行的追星、追時尚、愛看動漫而不愛看名著的現(xiàn)象,我們大可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我們?yōu)槭裁床环畔录茏?,試著去了解一下這些東西呢?
四、提高教師的個人質素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核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因而提高教師的素質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師自身來說,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語文教師應不斷完善自已的性格,以適應語文教學的需要。天才型的語文教師鳳毛麟角,人的性格也各有差異。但是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四平八穩(wěn)、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老學究怎么能把語文課上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力求克服自已性格中與本學科教學不適宜的地方,盡量使自已的性格開朗、外向,以求更好地再現(xiàn)教材內容,更好地表情達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3]
2.語文教師應具有良好的個人品德、淵博的知識以及多方面的才能?,F(xiàn)代教育注重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而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的素質。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自已的人格尊嚴,讓學生在對你人格的認可中,認可和接受你的教育。語文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其豐富的人文性和社會性使其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如果你在課堂上能縱貫古今、橫貫中外,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信手拈來,那么你的語文課怎能不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怎能不活力四射;如果你能說一口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標準的普通話,能寫一手高韻深情、清秀雋永的粉筆字,那么你的學生怎會不“聽”你的語文課,怎會不“抄”你的課堂筆記。
總之,學生的學習是建立在興趣之上的。沒有興趣,就談不上主動。有了興趣,學習活動變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雖然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我們能正視學生的實際,從語文教育的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努力發(fā)掘有利因素,重視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在“享受語文、趣味語文”的學習中成長。
參考文獻
[1]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J]. 于漪. 人民教育. 2004(07)
[2]注重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陶冶[J]. 王穎. 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3(06)
[3]教學的“意味”[J]. 劉鐵芳.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