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遠文
摘要:德育一直是各個社會所共有的教育現(xiàn)象,它具有社會性,貫穿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始終。在教育改革中,德育的發(fā)展與完善對教育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本文從中學生德治教育出發(fā),分析了中學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論述了相關的德治意見。
關鍵詞:德育工作;中學教育;班主任
教育隨著國家形式的發(fā)展而不斷進行著改革和發(fā)展,德育已經成為教育奉行的主要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所重視。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這在教師整個的教學生涯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師除了要在學習上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平時的學校和日常生活中更要與之相接觸和交流,這樣教師才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德治教育,讓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能健康發(fā)展,將來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一、德育對中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
在校園里,德治教育就是指教師這一類教育者必須按照一定的社會和階級要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并有系統(tǒng)的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然后教育者再讓受教育者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并在積極的實踐過程中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最后使這種教育成為一種社會和階級所需要的一種教育活動。
而對中學生而言,他們處在一個較為特殊的成長階段,正處在青春期的他們面對外界事物的變化,很容易產生心理和生理上一些相對的變化,所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對他們尤為重要。在中學階段,班主任與所有的任課教師相比,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在學生的校園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只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才能充分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性格與特點,這樣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做好最有效的德治教育。
二、中學班主任進行德治教育時所存在的問題
德治教育是整個教育教學階段的重點和難點,近些年來,教師在進行德治教育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問題:
1.德治教育時間投入較少 中學生的課業(yè)相對來說較為繁重,教師在這一階段也會更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放在平時教學任務中的首要位置,因此教師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的課上教學和課后輔導上,在德治教育教學中所投放的時間便會相對較少,班級的集體活動少,學生與教師的日常溝通與互動就會變得更少,長此以往,班主任會逐漸缺少對同學們在其他方面的一些了解,缺少了一種類似于朋友間的交流,德治教育便很難開展下去,便很可能無法真正從身心上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
2.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對班主任的德治教育產生束縛 有些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對教育心理學的理念知之甚少,并且不會與時俱進,不接受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一味的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會因材施教,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德治教育有很大的阻礙。
3.部分班主任缺乏教學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許多班主任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看的十分重要,只注重學生的成績上的好壞,不關心學生生活上問題,每個學生都有其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班主任只知道進行一味的機械式的灌輸,不給學生任何的發(fā)揮空間,這樣會壓制學生的潛能,不利于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
4.有些班主任沒有較為明確的德育管理理念 有些班主任對自己班上學生的教育并沒有什么具體的、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只是單純的關注學生每次考試的成績,然后對成績排名進行相應的總結,關于德治教育并沒有什么相對的教學理念進行支撐,所以對學生德治教育教學這方面很難展開工作。
三、中學班主任進行德治教育的相關措施
1.班主任應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做好班級日常的管理工作 一個好的班主任不僅是在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應是關心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教師不僅僅只是一份工作,同時也是一份責任,應當熱愛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學生,具有犧牲奉獻的教育者品質。所以,中學班主任必須做好德治教育的工作,加強與學生間的日常溝通與交流,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問題,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生理和心理更加健康的發(fā)展。當然,班主任除了在課堂內展開對學生的德治教育工作外,還需要花費部分的時間和經歷在課外,平時多注意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和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有問題學生要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必要的時候要親自進行心理輔導或是找心理醫(yī)生進行輔導,必須盡最大努力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在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下成長。
2.營造文化氛圍班級,進行班集體文化建設 文化教育貫穿教育的始終,大到校園文化,小到班級文化,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不一樣的意義。班主任要做好德治教育,首先便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文化氛圍的班級,讓學生們在文化的熏陶下體會文化氣息、感受精神財富的力量,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會知道如何通過制造氣氛來創(chuàng)建一個平等、和諧的小集體,最終形成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集體文化認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下被渲染、被引導,這種文化氛圍的教學方式對德治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
3.班主任應從細微處進行德治教育滲透 學生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更能表現(xiàn)出最真實的自我,班主任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觀察一些細枝末節(jié),這樣能夠在一些小事上對學生進行相關的了解,容易讓德治教育更好的展開工作。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嚴厲的批評指責式的管教方式不但不會有任何成效,反而會助長他們的叛逆心理,更加不利于他們的成長。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應該更加注重鼓勵式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增加他們的自信,積極鼓勵他們參加集體活動,更好的發(fā)揮自己所長。
總結:初中班主任肩負著對學生德育的重責大任,所以教師必須對做學生工作充滿熱情,真正的去理解和關心他們,除了學習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真正的了解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全方面的、健康的發(fā)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韓雪.試論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
[2]章鳳嬌.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