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花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要改變原來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客體的路線,因為在那樣的課堂上,學生沒有選擇的機會,沒有提煉知識的時間,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很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素質教學培養(yǎng)的情況下,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尋找一條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成功之路。
關鍵詞:高中英語 ;主體能動性; 學習興趣;必要性;策略
尊師重教的理念深入人心,隨著時代的變化,尊師重教在教學中體現(xiàn)為學生無條件服從教師的理念,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一直以來,老師占據著課堂,手握著兵權,為了能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老師滔滔不絕,頭頭是道。為了徹底改變這種錯誤的觀點,我們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的必要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重視,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課后參加各種英語培訓班,甚至還會請英語家教,但是學生的英語水平并沒有明顯提高。究其原因,在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斥著課堂,更多時候老師在唱獨角戲,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回應,課堂缺乏交流互動,學生不知所云,教師不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而在課后,大量的學習資料讓學生感到身心疲憊,長此以往,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逐漸消失。因此,教師要想法設法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有關主動學習的定義
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覺學習,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引導學生大膽質疑,然后在自己的想法下去鉆研、探索、創(chuàng)新。學習不僅僅只是一個結果,它是從我要學到我想學的轉化過程,是一種主動、自愿的學習方式,并且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 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教師成為了課堂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1.預習篇 高中英語學習,學生能不能充分預習和課堂教學效果好壞有直接關系,課前預習的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通過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很大意義。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閱讀預習不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這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為了提高預習的效果,應采取多樣化的預習方法,比如概括文章大意,改寫文章題目等,這些任務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情景再現(xiàn),口語練習等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共同來完成學習任務。對于一些故事情節(jié)性的英語文章,先讓學生充分閱讀材料,并概括文章大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模擬文章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哲理性的文章,要讓學生勾畫出比較漂亮的語句、語法,要求學生課前做到熟讀,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題目大膽想象,自由發(fā)揮,如果以后遇到這類題目,會怎樣寫。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并且還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對于科普性的文章,教師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然后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做好充分準備,在教學時給大家進行PPT現(xiàn)場展示。
2.課堂篇 學生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昏昏欲睡,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不僅沒有任何激發(fā)作用,相反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對英語教學質量有著直觀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不用起立,因為學生坐著和學生交流,他們是站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有利于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我們的傳統(tǒng)課堂功利性比較濃,淡化了師生自己的情感。
教師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利用課前幾分鐘,和學生聊一聊最新的英語詞匯,通過交流溝通,開啟一個輕松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展示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如果學生表述有誤,教師再加以指導和糾正,進而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英語知識。課堂末尾教師給學生提供幾個簡單的詞匯,進行一些情景小練習,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著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宗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課后篇 加強學生課后訓練,課堂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課后可以布置課后練習,設計精而少的練習題,鞏固了課堂知識就夠了。語境練習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推薦幾部合適的英文電影,并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例如,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說出電影的主要內容,或者挑出其中最精彩的話語。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詞匯量,還能培養(yǎng)學生語感。我們之所以能樹立掌握母語,主要是因為我們身處于一個良好的母語環(huán)境中,聽得多了,也就熟練了。同樣,課外經常地講英語,加強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這樣聽得多了,說的多了,自然就會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4.完善評價體系,營造和諧氛圍 在新形勢下,高中英語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效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通過完善評價體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自主、輕松的空間中找到樂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除了關注學生的評價結果,還要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過程等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主體能動性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還需要從實際出發(fā),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英語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麗菊.制定有效指導策略,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關于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探究[J].英語教師,2015(3):38-43.
[2]余瑞.優(yōu)化導入設計,激發(fā)學習興趣——談高中英語課堂導入設計的優(yōu)化[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2):64-65.
[3]朱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切勿“喧賓奪主”——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參與性[J].新課程:中學,2014(9):7.
[4]鞠建萍.高中英語教學如何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4(5):68.
[5]趙逢玲.教師要舍得放手——談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旬刊,2012(10):55-56.
[6]陳瑤.基于意識,成于自然——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意見的落實途徑思考——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