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品同
【內(nèi)容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受高考觀念的影響,有些語文教師認為只要進行適當?shù)木毩?,學生的分數(shù)就不會差距太大。因此,一些教師甚至鼓勵學生將時間多用在數(shù)學等能夠拉開分數(shù)的科目上。教師們錯誤的觀念使得語文教學并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作用來。新課標改革的到來,使得教師們必要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將語文教學的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本文從三方面就如何靈活處理教材內(nèi)容展開了論述。
【關(guān)鍵詞】新教材 靈活處理 語文素養(yǎng)
高中語文蘇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文章,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教學資源,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不要再將升學作為唯一的目標,要學會發(fā)揮教材的作用,靈活處理教材,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靈活運用教材,挖掘?qū)W生潛能
學生們經(jīng)歷了小學和初中的語文學習后,語文水平會層次不齊,理解語文知識的能力也會不盡相同。這時,教師在運用教材時,就應(yīng)該考慮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差異,運用更加靈活的方法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我個人感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我理解的不同層次不是完全以成績劃分的。比如一個學生語文成績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他的作文水平卻較高;一個學生語文書面成績較高,但是朗讀能力不強。單用成績?nèi)澐謱W生的層次是不科學的,也是無法體現(xiàn)出層次性教學的。教師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取長補短。班上有很多同學時比較喜歡詩歌的,于是我在講解《吟詠青春》時,讓這些學生誦讀這首詩歌。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誦讀時,不管是在節(jié)奏上還是在對感情的表達上都把握的比較好,我對這些學生進行了表揚,學生們也感覺到很滿足,學習的積極性變得更加高昂。這為我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又有一些學生總結(jié)表達能力較強,我利用學生的這種特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我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獨”的含義,我說到:“詩歌語言的跳躍性很大,有語序倒裝,有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讀懂詩句的意思,我們就要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和補充。哪位同學能按調(diào)整好的正常語序,把三句的大意順暢地說一下?”這時,有位學生回答到:“在深秋時節(jié),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看著湘江水滾滾北去?!蔽覍W生的回答表示了肯定,接下來又幫助學生對詩歌進行了深入地剖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因此,教師在利用教材時,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優(yōu)勢,讓學生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樣,他們才能體會到語文的樂趣,潛能才能得以被挖掘。
二、靈活處理教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靈活地處理教材,對教材深入剖析,提高學生對文學的鑒賞能力,讓學生真正將知識靈活運用。
語文是一門比較靈活性的學科,很多試題也沒有固定答案,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去讀,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文學思維,讓他們用語文的眼光去思考問題,不要將知識弄“死”,僵化學生的思維。講解《沁園春·長沙》時,我給學生分析“獨立寒江”中“獨立”這個詞,讓學生們思考這個“獨立”是否可以換成“站立”或者其他的詞語。學生們思考后,對我的說法進行了否定,他們告訴我“獨立”這個詞,不僅表明了僅僅是一個人,更能彰顯偉大的革命家、詩人毛澤東砥柱中流的氣概。幫助學生分析了詩句,引導學生對詩句中的字、詞進行細致地分析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對學生們進行了知識的拓展,給學生們講解了當時毛主席寫這首詩時,正處在被通緝的境地,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身處險境仍然“獨立寒秋”,坦蕩從容。并且,我還讓學生對當時的畫面進行聯(lián)想,對詩詞進一步地理解。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靈活使用教材,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
蘇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不錯的文章、詩歌,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教材合理地運用。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一篇課文或者詩歌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借鑒課文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講完《沁園春·長沙》后,在幫助學生理解并說出這首詩的主要意象和思想感情,體味本詩的韻味的基礎(chǔ)上,我讓學生掌握詩歌的主要表達技巧,嘗試詩歌創(chuàng)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用語文的能力。
靈活使用教材,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外,還可以讓學生“化文字為圖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在講解《始得西山宴游記》時,我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文中的畫面畫在紙上,然后和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并評選出畫的最符合文中文字所描述的畫面的圖片。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語文進行創(chuàng)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幾種靈活處理教材內(nèi)容的方法,希望能夠給廣大教師在運用蘇教版教材教學時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 馬宏蘭. 對高中語文教材的幾點思考[J]. 語文天地,2015(31).
[2] 羅時燕. 人教版與北師大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之比較[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6(Z4).
[3] 沈在連. 粵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創(chuàng)新教育資源使用策略[J].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中學)